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09日
贵池区:全面深化综合医改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贵池区池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居民通过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不但有了自己的动态电子健康档案,还能够得到365天全天候在线优质医疗服务。池阳街道秀山社区居民陈田田说:“宝宝夜里发烧,只要上平台咨询,医生都会答复,真的很方便我们宝妈。”
记者在贵池区走访时,发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正在发生悄然变化:通过建设医共体、医联体,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通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15所卫生室得到维修改造提升,添置各类医疗设备总价达1350万元……
贵池区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贵池区把综合医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和民心工程,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行部署和推进。其中,在加大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序开展医共体和医联体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缓解了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加大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贵池区深化医改一大亮点。该区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构建明确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强化激励和问责机制,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积极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市二院门诊及感染病区综合楼建设项目、市中医院行政楼改建传染病区项目和血透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突发病和传染病救治能力。另外,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和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设立区医共体检验中心、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核算中心、区医共体中心药房,进一步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仅2022年一年,市二院、市中医院两大公立医院就实现药品让利1617万元、大型设备检查让利593万元。通过等级创建工作,市二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创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是贵池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家门口”就医的一大“复合良方”。该区将市二院、市中医院作为牵头医院,整合区、镇(街道)医疗机构及村(社区)卫生室,组成两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街道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区县域内就诊率达84.6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5.05%。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池阳、杏花村、秋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住院病区,清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疼痛科,秋浦社区建强中医康复科,清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强妇女保健科、全科门诊,5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口腔门诊。此外,贵池区政府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深化“校地合作”,与安徽省中医院等3家省级医院签约建立医联体,直接带动全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率先将“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引入社区,在池阳社区建立全省首家“医疗健康+互联网”蓝卡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已为19661位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累计开展线上专家远程会诊494例,累计在线服务管理高血压患者2699人、糖尿病患者712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加强。贵池区建立“1+1+1”工作机制,由区、镇(街道)、村三级医生组成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团队,以重点人群和贫困人群为重点,做到应签尽签。截至目前,总签约235162人,覆盖率38.22%。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46992人,覆盖率76.97%。
下一步,贵池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夯实基层网底,做实医联体、医共体工作,有力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