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23日
东至提升慢性病防控能力
主动当好群众的“健康管家”

  东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在县直幼儿园集贤分园开展“涂氟防龋”工作。

  □记者 唐馥娴 通讯员 吴泽宁
  由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慢性病预防控制面临较大挑战。近年来,东至县多措并举,通过不断夯实基础监测,强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整体发展,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东至县慢性病防控多项指标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被市卫健委推荐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预防为主提高健康意识
  慢性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源上消除慢性病滋生的温床就成了科学防控慢性病的工作重点。
  2022年9月1日是第十六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东至县疾控中心再次向全县居民发布健康提示:减盐、减油、减糖,倡导口味清淡;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倡导全生命周期关注“健康”。
  “我们每年都会围绕各类慢性病相关宣传日,在全县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广大居民对慢性病的认知,了解其危害,增强防范意识。目前我县已有健康巡讲专家32人,其中省级1人、市级8人、县级23人。”东至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景燕平介绍,2022年,组织健康巡讲专家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厂矿、企业、景区等场所,针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开展健康巡讲“六进”活动共30余场次。与县电视台联合开展健康公益广告宣传,每月不少于100频次、制作各类慢性病宣传小折页等宣传材料20余种,发放至群众手中,开展全方位、大剂量、立体式宣传活动,群众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该中心针对农村癫痫病患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针对儿童口腔疾病进行综合干预。景燕平介绍:“2022年,中心在管癫痫患者396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长期随访1560人;对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局部涂氟1922人、窝沟封闭1990人。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和随访,最大限度减轻了癫痫、心血管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儿童口腔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早诊早治取得防治主动权
  慢性病的预后与疾病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早发现、早干预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东至县疾控中心主动出击,积极推进上消化道癌、妇女“两癌”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早管工作。
  “2022年,中心共开展上消化道癌筛查2973人、宫颈癌筛查4000人、乳腺癌筛查2020人。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我县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等上消化道癌症及宫颈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过早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东至县疾控中心慢病科副科长刘芳圆表示,“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加强监测提高数据利用率
  “慢性病防治的很多工作是在看不见的幕后,比如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发病事件监测等。”东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吴泽宁介绍,要了解地区人群健康状况、人均期望寿命、死亡率、死因顺位、变化趋势等宏观健康水平,需要通过一个个微观数据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2022年,中心共出具死亡报告3361份、恶性肿瘤报告1778份、心脑血管病发病事件报告1550份。通过加强监测与分析,我们全面掌握了全人群死因、新发肿瘤及心脑血管病发病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及时上报、分析、利用各项数据,为科学决策、科学防控提供了有力依据。”
  经过努力,东至县慢性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可喜成绩。目前,东至县正在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接下来的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更大层面、更大范围地开展主动筛查,通过信息化、大数据识别更多的高危人群,从而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有效控制慢性病增长,为健康东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