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0日
东至广信: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聚力新材料一体化
□通讯员汪崇峰
  “作为今年的在建重点项目之一,我公司年产4万吨对氨基苯酚项目已于5月底投入试生产,首个达效。”东至广信发展部刘纯斌介绍说,该项目投资4.9亿元,年产值可达15亿元、利税2.32亿元,有望进一步拓展公司发展空间。
  自2009年落户东至经开区以来,东至广信以园区规划为导向,以行业高度为方向,以安全环保为根基,围绕项目抓建设、突出贡献抓落实,公司发展蒸蒸日上,生产销售均衡攀升。
  2022年,东至广信以营收53.38亿元、税收1.7亿元的佳绩,荣登2022年度“东至县纳税贡献十强制造业民营企业”榜首。
  开拓创新铸就品牌
  东至广信的母公司为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由广德县有机合成化工厂改制而来,是一家从事农药原药、农药制剂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时,国内农业发展对农药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广信股份坚持以光气在农药领域应用为业务核心,持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扩大广德县蔡家山基地生产规模,并于2002年走出广德,向外扩张发展,在铜陵县设立了一家分公司。
  广信股份加强技术攻关,在2004年成功研制出含量达98%以上的多菌灵产品,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掌握了DAP/HAP杂质控制技术,生产的高品质多菌灵顺利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公司还相继掌握了硫氰化反应技术、磺酰基异氰酸酯产品合成等技术,其中硫氰化反应核心技术可以使产品收率由原来的85%提高至95%,产品纯度达97%以上。2009年,因为形势的变化,广信股份把铜陵分公司整体搬迁到东至经开区——此举也意味着广信股份从创业期、发展期,步入了快速成长期。
  2015年5月,广信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并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征程。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广信股份成为中国农药行业知名品牌,跻身中国农药销售14强企业、中国农药出口企业第20位、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百强第42名,是美国FMC、科迪华公司战略合作供应商,产品70%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区。2022年6月,广信股份斥资2.1亿元收购辽宁世星药化有限公司70%股权,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形成了企业“三足鼎立”式发展架构。
  全力壮大产业板块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9年。
  广信股份一直致力于纵向一体化,依托多菌灵、敌草隆等核心产品,逐步向产业上游延伸,完善相关上游产品的配套,进一步巩固基本盘。“东至基地的建设,是集团打造核心技术、巩固产品优势的过程,也是丰富产品结构、深化产业链布局的过程。”东至广信办公室孙新权说。
  作为广信股份重点打造的新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东至广信规划面积3000亩,前期主要承接铜陵广信的搬迁。2009年以来,先后建设了2万吨光气、1.2万吨多菌灵、1.5万吨邻苯二胺(多菌灵中间体)、2万吨草甘膦、20万吨对(邻)硝氯化苯等多个项目,以及2×12MW热电联产、危化品专用码头、废盐综合利用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
  “经开区管委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只要遇到困难,他们都会为我们‘定点爆破’攻难克坚。”孙新权满意地说。
  依托东至经开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配套优势,东至广信全力以赴壮大产业板块,并形成了产业内循环的良性态势,发展势头迅猛。据介绍,2021年4月投产的年产20万吨对(邻)硝氯化苯,是企业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对硝基氯苯可以生产3,4-二氯苯胺,进而生产敌草隆;邻硝基氯苯可以生产邻苯二胺,进而生产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邻)硝氯化苯项目投产达效,夯实了公司在该领域中的龙头地位,丰富了公司中间体产品结构,推动公司加速展开医药和新材料领域布局。2022年11月,东至广信投资8.5亿元的年产30万吨废盐综合利用项目按期投产。该项目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零极距”环保节能技术,进一步打通了光气上游产业链,再一次优化了公司的原料配套。“废盐综合利用有着广泛的市场,烧碱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氯气是草甘膦的主要原材料,氢气可以用来生产双氧水。”刘纯斌说。
  另据了解,已投入试生产的4万吨对氨基苯酚项目,是公司在医药中间体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拓展。对氨基苯酚是硝基氯苯下游的第一大应用领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精细化工中间体,其中医药领域约占对氨基苯酚下游总消费量的80%。该产品产能形成后,在国内仅次于八一化工,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氯碱——对硝基氯苯——对氨基苯酚全产业链优势。
  目前,公司上游原料及中间体布局已基本完成,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逐渐凸显,公司进入产业布局的收获阶段。
  推进新材料一体化
  十多年来,随着数10项优质项目投产达效,新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日臻成熟,推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成为广信股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
  “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是公司‘十四五’期间的重头戏,投产达效后,公司将形成新材料、精细化工、农药三大产业板块,步入企业发展快车道。”孙新权介绍说。
  截至目前,广信股份两大厂区合计拥有6.8万吨/年光气产能,仅占许可产能21%。随着东至广信4.8万吨/年光气及光气化系列产品技改项目的推进,光气产能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在东至广信新材料一体化战略布局中,光气是产业链中的核心材料。
  光气,学名碳酰氯,是一种特殊的发展资源,是生产异氰酸酯、碳酸酯、光气化中间体等重要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工程塑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助剂等多个领域。其中,特殊异氰酸酯系列产品属于国家鼓励类产品,广泛用于军工、航空、汽车等领域。
  紧扣新材料一体化主轴,未来二年内,东至广信将继续围绕光气展开品种规划,推动新材料一体化布局落地成形。
  “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前景广阔,未来可期。我们将笃行不怠,开拓创新,谋求企业稳健发展,为东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东至广信总经理陈永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