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2日
先后带领3家企业扭亏为盈,创造经济效益“19年连增”,创新“浙皖粮食产销合作”模式——
徐之亮:临危受命闯出市场新路

  □记者 盛文鹏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他苦练基本功,连年荣获先进;退伍后,他发扬部队优良作风,从基层保管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粮食系统行家里手,先后带领3家企业扭亏为盈,创造了经济效益“19年连增”,不断拓展储备粮异地代储业务、创新“浙皖粮食产销合作”模式,为同行津津乐道。

  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兵”,就是安徽省永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徐之亮。

  扭亏能手

  东至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东至县河西国家粮食储备库。虽然秋粮收购工作近尾声,但粮库内仍是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满载着稻谷的卡车陆续进场,稻谷经过除杂、检验、过磅后,集中外运。“由于前期低温多雨,今年秋粮收购比去年晚十天左右,开称价格每吨比去年要高260元,但今年粮食的品质更好。”正在现场查看晚稻烘干情况和秋粮收购工作的徐之亮说。

  河西国家粮食储备库现在每年粮食经营量为5万吨,贸易额1.3亿元,净利润超100万元,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然而就在3年前,这家粮食储备库还亏损百万元。储备库副主任罗杰峰告诉记者:“当时我们这里没有市场经营,只有收储业务,职工收入不高,近3个月没有发工资,大家心里很惶恐。”

  为帮助这家企业走出困境,2020年4月,东至县发改委任命徐之亮兼任河西国家粮食储备库法人代表。上任后,徐之亮通过调研很快就找到了企业发展困难的症结:班子成员老化、机制不活、存在“等靠要”思想。针对这种情况,他内抓管理,建立企业人员管理制度;同时外拓市场,带领员工外出交流学习,主动走市场化经营道路。在他的带领下,河西国家粮食储备库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不仅偿还了债务,还盈利200多万元。

  去年1月份,徐之亮辞去河西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职务。“他把经营搞活了,员工待遇大幅提高,人心也稳了。对徐总的离开,大家都舍不得呢。”罗杰峰这样评价徐之亮的工作。

  19年连增

  带领河西国家粮食储备库走出发展困境,并非徐之亮职业生涯中首次“扭亏”。2004年担任龙泉粮食购销分公司经理后,他就帮助企业扭亏为盈过。2012年他又临危受命,兼任昭潭粮食购销分公司经理,当时,这家企业已经亏损560万元,职工基本工资无法发放。

  张志国当时是昭潭粮食购销分公司副经理。他回忆说:“每年只发生活费,一年不到一万元,当时好多人都辞职了,考虑到生计问题,我也选择到外面米厂做事。”徐之亮“接手”后,抓班子,带队伍,让能者上、庸者下,企业很快走上正轨,通过四年多的经营和打拼,不仅还清了债务,还逐步解决了遗留的社保、医保及员工上岗保证金近200万元,溢余资金100多万元。

  如今,离职的张志国又回到企业上班,因为踏实肯干,再次走上经营管理岗位。他说:“与在外务工相比,现在的收入还高一些。在家门口上班,更安心,也更有归属感。”

  据了解,1994年退伍后,徐之亮有很多职业选择,最终他选择了粮食行业。在龙泉粮食购销分公司,他从保管员干起,经过10年历练,他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2000年前后,受市场冲击,龙泉粮食购销分公司债务缠身。徐之亮临危受命担任企业法人,他发扬军人不怕输、不服输的作风,带领员工虚心学习、埋头苦干,经过十几年发展,龙泉分公司除政策性粮食收储外,市场粮每年的贸易量稳定在7万吨左右,贸易额达1.5亿元,利润在200万左右,员工工资每年递增10%,带动当地农民每年增收千万元以上。

  徐之亮深耕龙泉粮食市场,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年连增”,成为池州市国有粮食企业的一面“旗帜”。

  跨省双储

  为统筹解决东至县南部粮食仓储设施的仓容不足、老旧仓库储粮不安全以及粮企做大做强资金瓶颈问题,徐之亮主动对接安徽省粮食集团。在东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20年12月28日,省粮食集团下属二级股份制企业——安徽省永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成立,徐之亮被任命为公司经理。

  永丰公司成立后,充分发挥该公司布点皖南辐射浙、赣、闽周边区域籼稻中转贸易作用,加强与江西、浙江现有的粮食产销合作。通过与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对接和争取,永丰公司取得“温州市市级储备22500吨在永丰中心粮库代储,成品粮大米在温州市代储2000吨”的政策支持,每年享受温州本地国有企业一样待遇,由温州市财政承担保管费、贷款利息、轮换价差等相关费用。目前,永丰公司承担省外异地代储粮食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并荣获安徽、浙江两省“省外异地代储示范库”称号。

  数据显示,2022年永丰公司全年粮食经营量约11万吨,贸易额近3亿元,净利润300万元,收购东至县本地产原粮5万吨,平均高出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80-100元/吨,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老兵本色

  逆境方显英雄本色。每一次临危受命,对徐之亮来说,就意味着更大的担当和更多的付出。

  2020年7月8日,龙泉镇下起暴雨,河流水位上涨,内涝严重。接到暴雨预警时,徐之亮正在江西出差,他连忙中止手头工作,翻山越岭赶回粮库。为了保卫国家财产,他带领公司10余名职工划着小船转移粮食、封堵仓门,一战就是一夜,成功阻止大水漫灌到仓库中。粮食安全了,但他的私家车却被大水浸泡了。

  徐之亮最多时身兼“六职”,他表示:“几次兼职,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实际上我很害怕,也很犹豫。有人曾经问我,‘你兼那么多职务,又不多拿一分钱,是不是个傻子’。但我认为,只要付出了,努力过,人生的价值就不一样。看到职工们都富裕了,家庭生活越来越好,我就特有成就感。”

  徐之亮保持军人本色,在粮食战线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荣获“池州市粮食销售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前不久,他又荣获2023年度“池州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