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敏
“有些人家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到路上,这问题要解决!”“污水问题解决后,户户通小路也要硬化,那出行就方便了。”……今年9月初,在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村头,陶河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一场热闹的“板凳会”拉开帷幕。
会上收集意见,会下立刻行动。走访调研、制定方案、递交报告……在镇、村两级有效联动下,9月底,东桥村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120余万元,用于建设陶河组污水处理站。
“这个污水处理站涉及主管网900余米,建成后每天能处理15吨生活污水,将惠及陶河组44户134名村民。”东桥村党总支副书记黄剑杰介绍,村民家的厨房、洗衣池、卫生间等处排出的污水经处理后还可循环利用,用于灌溉和美乡村绿化区。等污水处理站建好后,村里还将着手陶河组户户通小路硬化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这个污水处理站,我们盼了很久,现在终于有了,以后村里就干净了。”村民钱学文高兴地说。
陶河组逐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是朱备镇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朱备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学促干,在为民解忧办实事中彰显主题教育成效。据统计,该镇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召开“板凳会”,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条,目前正在逐项落实。
“我们将军村是旅游重点村,来往游客较多,如果能建个土特产展销平台,那该多好!”9月底,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在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时了解到村民有这个愿望。
“我们村有布鞋、木榨油等特色产品,如果有展销平台,能给游客提供便利,还能为村集体和村民创收。”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牛贤俊也认为这个提议很好,经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积极奔走,将军村争取52万元项目资金建设了5间共100平方米的旅游驿站,3间用于开办生活便利超市、非遗产品展销台和特色小吃点,2间用于旅游住宿(备用)。
“没想到我们的意见这么快就有了回应,等年底驿站投入使用后,我家里做的农特产品就可以拿来卖了。”村民牛春花感慨道。
民生无小事。朱备镇结合党员“1+1”亮牌工程,创新实施“半月访谈”议事制度,以服务区为单位,每半月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服务区“两员一队”、包村干部以及群众代表集中开展现场观摩、先进村交流、群众座谈等议事活动,截至目前已推动化解交通出行、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难点问题42件。
“我们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实打实、动真格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推动各项工作见实效,用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朱备镇党委书记程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