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4日
在缅怀哀思中凝聚奋进之力
  不能逝去的记忆

  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津,2022年12月24日去世(1931年9月12日出生);张仕翔,2022年12月27日去世(1930年10月28日出生);袁桂龙,2022年12月28日去世(1934年4月22日出生);常志强,2022年12月29日去世(1928年2月4日出生)。
  第二排从左至右依次为:马庭禄,2023年1月2日去世(1934年3月14日出生);郭林大,2023年1月6日去世(1930年7月31日出生);李美兰,2023年1月13日去世(1927年1月30日出生);葛道荣,2023年1月21日去世(1927年7月4日出生)。
  第三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湘萍,2023年1月30日去世(1929年12月22日出生);张惠霞,2023年2月9日去世(1929年11月6日出生);王长发,2023年3月3日去世(1923年11月3日出生);郑锦阳,2023年4月11日去世(1928年3月13日出生)。
  第四排从左至右依次为:阮秀英,2023年5月31日去世(1933年12月5日出生);杨静秋,2023年6月1日去世(1929年5月16日出生);高恒发,2023年6月21日去世(1926年12月24日出生);苏承祺,2023年10月30日去世(1937年7月14日出生)。
  新华社记者从2014年开始整体性关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这一特殊群体,多年来持续寻访记录,累计采访百余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记者与时间赛跑、抢救性拍摄记录的同时,幸存者也在不断离世,从2022年12月13日至今,又有16位幸存者相继离世。记者经过梳理,将离世老人的影像重新组合,表达悼念。历史不容忘却,记忆不能逝去。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季春鹏 李响 摄
  又是一年“12月13日”。第十次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国之祭定格悲痛,“12月13日”成为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国之殇敲响警钟,凝聚成奋进前行的力量;国之愿呼唤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更加坚定。
  “12月13日”成为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
  12月的“哭墙”前从不缺少泪水与哀思。这面刻有死难者名单的墙是30万遇难同胞共同的墓碑,10665个名字是他们共同的碑文。
  94岁的夏淑琴、95岁的艾义英、89岁的刘民生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哭墙”前。夏淑琴不识字,但很快就找到了7位亲人的名字,外孙女夏媛在她的指挥下为姓名“描新”。
  “希望姓名更加清晰,这段历史也会更加清晰。”夏媛说。一笔一划,如同刀刻,思念深入骨髓。
  12月8日,美籍华人鲁照宁将南京大屠杀期间刊发的125份美国报纸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近20年来,他征集并捐赠给纪念馆的史料已达2400余件(套)。“只要生命不停止,搜证就不会停止。”他说。
  “真相的探寻从来不会唾手可得。随着国家公祭日设立,越来越多人帮助南京还原史实拼图。”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截至目前,纪念馆各类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
  公祭,国之礼也。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一天,国家公祭仪式现场,下半旗志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高唱国歌;防空警报拉响,南京全城车船止行;即使在最繁华的新街口商圈,人们也会放下手中一切,低首默哀……
  “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是重要的固化历史之举。”倡议、推动和见证了“12月13日”从地方性悼念活动到国家公祭仪式的全过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感慨地说:“很欣慰,所有人都牢牢记住了这一天。”
  唤醒奋进前行的力量
  每天早上八点半,江东门的钟声总是准时响起。首批进入纪念馆的12名观众分两组撞响和平大钟13声,寓意勿忘国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每年12月上旬,南京全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都会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教学。今年,当“记历史、诵和平、共朗读”网络云班会发出“小小和平朗读者”招募倡议后,来自南京以及江西、云南、重庆、辽宁等地学生积极报名参加。
  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站在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前,某部飞行员袁斯煜深有感触。今年以来,已有来自24家军校和部队的4800多名学员来到纪念馆,接受“入伍一课”思政教育。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约350万人次到纪念馆参观,其中港澳台同胞有6000多名。今年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参观了纪念馆。他在受访时表示,身为中国人,不管在海峡哪一边都应自立自强,面对外来欺凌要勇敢抵抗。
  国行公祭,凝聚起圆梦中华的奋发之志。
  近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出现在南京地铁云锦路站、鸡鸣寺站等,人们驻足,写下“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的心声。
  和平理念撒播全球
  西班牙当地时间10月26日,《世界记忆 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马德里开幕,展出大量历史图片、实物展品等。“在这样的遭遇之后,中国倡导的是以平和、公正的方式铭记历史。”西班牙“知华讲堂”名誉主席马塞洛·穆尼奥斯在致辞中表示。
  曾经遭遇战争苦难,更懂和平可贵。首个国家公祭日至今,史实研究视野逐渐拓展,外译和海外发行工作不断加强。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已陆续走进美国洛杉矶、俄罗斯莫斯科、意大利佛罗伦萨、菲律宾马尼拉、法国冈城等地。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旧金山举行了“南京祭”。自2014年以来,海外同步悼念活动渐成惯例,参与队伍不断壮大,从几个国家几个侨社团,到如今7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侨社团。
  曾因战争而蒙尘,如今因和平而闪光。
  2017年,南京成为中国首个、世界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今年的国际和平日,来自全球34个国家的近300名外国留学生汇聚南京,在纪念馆尾厅和平墙前,大家用寓意和平、友谊的黄玫瑰,共绘“和平”字样……
  “铛、铛、铛……”江东门的钟声每一天都会准时响起,也将长久地警醒国人,最好的纪念,不是踟蹰于逝者的血泊,而是踏着血迹前行,向着我们共同坚信的真理前进!(新华社南京电 记者 蒋芳邱冰清)
  听文物讲故事
  不容否认!新增文物860件(套)实证南京大屠杀
  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各类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
  自2014年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以来,纪念馆新增860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63件(套)、二级文物204件(套)、三级文物593件(套)。文物无言,历史有声。记者从新增文物中选取四件,还原历史真相,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南京保卫战
  最后一道坚守作战命令
  这是一份成文于1937年12月11日24时,有关“死守南京”的作战命令——“卫参作第44号”命令。该命令由当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向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下达,右上方加盖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关防”章。
  作战命令上,唐生智要求第八十三军和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七师、第七十四军“固守”光华门等区域阵地,并严令“非有命令不得放弃违者按连坐法治罪”。然而仅一天之后即12月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该文物由日本友人岩松要辅于2007年在日本佐贺县唐津市一家书店里发现,并于2017年3月底捐赠给纪念馆。与该文物一同捐赠的,还有教导总队的作战计划、口令、防御工事说明等原始文件。
  “完整的作战命令文本十分稀缺,这份史料使我们对卫戍长官司令部所发作战命令的数量、指挥模式及撤退前的部署,有了清晰了解。”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说。
  盖有“极密”印章的
  侵华日军战斗详报
  已经泛黄的封面上,“极密”印章尤为显眼,这是一份《自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二月九日至十二月十三日 步兵第三十三联队 南京附近战斗详报》。
  负责征集这份战斗详报的日本爱知县圆光寺住持大东仁说:“战斗详报是日军的官方记录,是当时、当天记录下来的日志,非常可信。日本有一部分人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但这就是铁证!”
  史料显示,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三联队于1937年12月10日抵达南京东郊,在紫金山附近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13日,占领天文台、太平门,在太平门附近屠杀了约1300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卫星认为,这份战斗详报来自直接参与进攻南京并实施大屠杀的日军主要部队,记录了作战命令、战斗经过、战地日志等。从日方视角印证了南京保卫战之惨烈,反映了中国军队付出的重大牺牲。
  南京审判日本战犯
  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的印章
  1946年2月,中国设立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史称“南京审判”。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被引渡到南京接受审讯,最终被判处死刑。
  该法庭判决书显示:“计于中华门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人数达30万人以上。”
  当时,担任该法庭庭长的就是石美瑜,在谷寿夫判决书上,也盖有他的印鉴。
  2004年,石美瑜的儿子石南阳将石美瑜自存的谷寿夫判决书底稿、部分日本战犯的审判笔录等文物,捐赠给了纪念馆。2017年,石南阳又将石美瑜在判决书上使用的印章捐赠给了纪念馆。“父亲最后一次使用这枚印章,就是南京审判。”石南阳在捐赠仪式上说。
  报道日军“百人斩”暴行的美国报纸
  “根据《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比赛看谁能先杀死100名中国士兵,结果都杀了超过100人,双方打平杀了106人,他们又同意重新比赛杀到150人为止,12月6日是89比78,12月1日是56比26。”这是1937年12月14日发行的《芝加哥每日论坛》中,一篇有关两名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报道节选。
  在1937年12月6日发行的《纽约时报》中,也登载了有关日军“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报道。报道称,来自上海前线的一份电报详细介绍了两名日本军官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先杀死100名中国人。年纪分别为25岁和26岁的日本军官把赌注压在了这项“成就”上。
  这两份报纸由美籍华人鲁照宁捐赠。“百人斩”杀人竞赛是日军残酷暴行的典型案例。这种罪恶行径不仅是杀死中国人,更是以虐杀为乐,充分暴露侵略者的本质。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认为,西方媒体的相关报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陈价值。
  (新华社南京电 记者 蒋芳 邱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