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2日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阳县杜村乡把解决民生问题、服务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为民办实事“温度” 拓宽主题教育“深度”

  □ 记者 许倩琪

  “我父亲今年70岁了,能不能去老年食堂吃饭嘞?”

  “可以!村里65周岁以上留守老人免费吃。”

  12月6日傍晚,在青阳县杜村乡垅上村湾里中心村一户村民家门口的晒场上,20余位村民、村干部拉好长板凳,围坐在一起,就村里即将运行的老年食堂开始了讨论。

  “村里这个老年食堂,我们老早就期盼了。”今年87岁的村民盛敏喜情真意切地说,现在食堂搞好了,以后大家吃饭方便多了!

  “之前有村民在党群屋场夜话上反映,村里留守老人在家吃饭不方便,希望村里开一个老年食堂。”垅上村党支部书记王超男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走访、实地调研,今年9月,垅上村老年食堂正式开工建设。

  畅通村民组污水管道、新建中心村停车位、安装道路围栏……9月份以来,杜村乡垅上村将开展主题教育与屋场夜话相结合,加强沟通交流,倾听村民诉求,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10余起。

  党员干部常态化走访帮扶困难村民、专班包保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送医下乡”为村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开通线上及线下申请免费辅具租赁服务……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杜村乡坚持以“解民忧”为出发点、以“办实事”为落脚点,不仅“纸上学”,更在“事上见”,以为民办实事的“温度”,不断拓宽主题教育的“深度”,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9月份以来,我们通过推动党员干部下一线,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40余起,以务实的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杜村乡党委书记吴凯说。

  杜村乡西河村红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便是杜村乡“察民情、解民忧”的实际举措之一。

  “我在村里种了100亩水稻,之前水库漏水,我们下游田地的灌溉用水不够,抗旱能力很弱。”杜村乡西河村村民李忠说,今年水库开始修缮,大家都很高兴,希望这个水库能早点修好,这样田里的灌溉水就够了。

  杜村乡西河村红星水库因硬件老化、多年冲刷,导致坝体渗漏,损坏较严重,蓄水防洪能力大大减弱,且存在安全隐患。9月以来,杜村乡党政班子多次下村调研,与村民面对面对话,听取意见,并积极与上级部门做好对接,争取300万元资金,进行水库除险加固。

  “目前,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启动,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明年汛期前水库重新投入使用。”杜村乡水利站负责人刘祥和介绍道,工程完工后,将大大提高水库防洪和蓄水能力,解决周边3个村3000多亩农田灌溉和2000多人口的生活用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杜村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一线开展调研,以学习打头、实干开路,拓宽为民办实事‘服务面’,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吴凯表示,杜村乡党委将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服务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在基层有效覆盖、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