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市农业农村局:做好产业振兴“特”字文章
□ 记者许倩琪
冬日暖阳照,黄精种植忙。1月2日,记者走进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只见十余名村民正在翻地、培土、挖坑、下苗……萧索的山林间呈现出勃勃生机。
今年是凌塘村种植黄精的第三年,村民们已经成为黄精种植的行家里手。“我们在黄精基地干活,一年也能挣到万把块钱。”村民史和贵乐呵呵地说。
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凌塘村党总支书记赵继舟信心满满:“黄精5年为一个生长周期,凌塘村从2022年开始大量种植,预计到2026年村集体可以首次获得400余万元收益,还能实现循环种植,年年有收益。”赵继舟说,当地政府对种植黄精特别支持,既提供技术指导,又给资金补贴。目前,凌塘村集体种植九华黄精200余亩,长期带动3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凌塘村通过种植黄精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王雪峰提出了《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受到了市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该局积极办理,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我们聚焦硒产业主方向,培育粮油、水产、家禽、中药材、茶叶、林特六大特色产业,加快育种育苗全产业链自主创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并通过相关奖补政策,提升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地。”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和产业化科科长张刚介绍,2023年,全市新增池州鳜鱼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3.9万亩;新增九华黄精种植面积3万亩,总面积达到9.7万亩;粮油播种面积稳定在225万亩,产量72.6万吨;皖南土鸡出栏3150万羽;茶园面积达36.3万亩;林下特色种养面积25.93万亩。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持续性增长,迸发出强劲活力。
对于议案的办理成效,市人大代表王雪峰表示十分满意。“议案提出以后,市农业农村局很重视,主动和我沟通对接,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推动相关特色产业发展,极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王雪峰说。
以落实《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契机,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全市乡村产业发展,全力筑载体、引项目、育企业,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这两大载体,推动要素集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并持续优化服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谋划九华黄精、池州鳜鱼、富硒产业等强链补链延链项目13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强基础、增动能、促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张刚说,目前全市共有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54家市级以上示范龙头企业,全市特色产业配套体系初步形成。
2023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9件,其中主办13件、协办6件,实现了按时办结率、与代表沟通率及满意率3个100%。“在议案办理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办理任务、办理单位、办理责任‘三落实’,在让代表满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工作的提质增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兴表示,今后该局会继续扎实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下半篇”文章,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池州样板”。
冬日暖阳照,黄精种植忙。1月2日,记者走进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只见十余名村民正在翻地、培土、挖坑、下苗……萧索的山林间呈现出勃勃生机。
今年是凌塘村种植黄精的第三年,村民们已经成为黄精种植的行家里手。“我们在黄精基地干活,一年也能挣到万把块钱。”村民史和贵乐呵呵地说。
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凌塘村党总支书记赵继舟信心满满:“黄精5年为一个生长周期,凌塘村从2022年开始大量种植,预计到2026年村集体可以首次获得400余万元收益,还能实现循环种植,年年有收益。”赵继舟说,当地政府对种植黄精特别支持,既提供技术指导,又给资金补贴。目前,凌塘村集体种植九华黄精200余亩,长期带动3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凌塘村通过种植黄精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王雪峰提出了《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受到了市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该局积极办理,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我们聚焦硒产业主方向,培育粮油、水产、家禽、中药材、茶叶、林特六大特色产业,加快育种育苗全产业链自主创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并通过相关奖补政策,提升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地。”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和产业化科科长张刚介绍,2023年,全市新增池州鳜鱼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3.9万亩;新增九华黄精种植面积3万亩,总面积达到9.7万亩;粮油播种面积稳定在225万亩,产量72.6万吨;皖南土鸡出栏3150万羽;茶园面积达36.3万亩;林下特色种养面积25.93万亩。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持续性增长,迸发出强劲活力。
对于议案的办理成效,市人大代表王雪峰表示十分满意。“议案提出以后,市农业农村局很重视,主动和我沟通对接,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推动相关特色产业发展,极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王雪峰说。
以落实《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契机,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全市乡村产业发展,全力筑载体、引项目、育企业,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这两大载体,推动要素集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并持续优化服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谋划九华黄精、池州鳜鱼、富硒产业等强链补链延链项目13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强基础、增动能、促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张刚说,目前全市共有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54家市级以上示范龙头企业,全市特色产业配套体系初步形成。
2023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9件,其中主办13件、协办6件,实现了按时办结率、与代表沟通率及满意率3个100%。“在议案办理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办理任务、办理单位、办理责任‘三落实’,在让代表满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工作的提质增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兴表示,今后该局会继续扎实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下半篇”文章,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池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