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8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16日
市经信局: 奋楫笃行 奏响产业强市最强音

江口码头一景


铜冠铜箔


安芯电子


太平鸟服装


起帆电缆


安徽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鸟瞰图

  铜冠铜箔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电子铜箔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力成公司“等速万向节专用机床”打破欧洲企业高价格垄断、安芯电子GPP芯片制造项目填补省内空白……行走在池州大地,时时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处处见证着产业高质量发展。

  迈步产业强市的征途,是一以贯之的步调,也是矢志不渝的接力。

  2023年,市经信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产业强市”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按照“熟悉企业、了解产业、把握政策、服务企业”的思路,细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工业强,则经济强。2023年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居全省第3位,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023年1-11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速30.8%,列全省第6;工业技改投资增速31.7%,列全省第5。预计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30%左右。

  工业经济稳增长

  市经信局多措并举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抓紧抓实“晒目标、抓落实”重点工作,奋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围绕2023年初政府目标任务,紧盯规上工业、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新增规上企业等主要指标,加强数据监测,及时了解经济运行质态。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会,对短板弱项进行专题调度,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强化重点领域分析。建立工业经济每月分析研判机制,对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提前做好预判和应对。注重问题导向,围绕企业产值下降、停产半停产情况、电力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分析,形成高质量分析材料30余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全面客观的科学依据。提升产业分析能力,围绕化工材料、半导体、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等行业,开展产业分析,汇编产业分析报告。

  加大工业项目调度。全面摸排梳理工业项目增长点,对年度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80个重点工业项目、80个技改示范项目开展工业项目“双80”攻坚行动。建立调度推进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预计2023年80个年度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0.91亿元,80个技改示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96亿元。

  企业发展高质量

  市经信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强市,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开展企业梯次培育。构建“小升规、规升巨、巨上市”成长路径,推动更多企业上台阶上规模。建立规模企业培育库,加大临规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2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738户。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增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建立市级研发平台-省级研发平台-国家级研发平台梯度培育路径,高芯众科等3家企业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文香科技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力成装备等5家企业6项产品获评省级新产品,新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企业4家,首批次新材料企业3家,首版次软件企1家。

  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构建市企业服务中心和惠企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目前已为企业开展辅导培育680余家次,线上解答企业政策咨询2100余次。新修订《池州市促进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政策》《池州市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池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提高惠企政策支持力度。我市为企服务工作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做交流发言。

  扎实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成立“亩均论英雄”工作专班,扎实开展规模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共评出A类企业133户,B类企265户,C类企业194户,D类企业31户。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83%,2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

  数字赋能添动力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2023年以来,市经信局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鼓励企业通过智能制造降本增效,用智能产线代替人工产线、用数字管理代替人工管理,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工业互联网建设。成立工业互联网专班,围绕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市经开区招引南京老虎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签约落户。建成广信农化、广远电器、睿成微电子等3家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争取数字化项目支持。开展全省数字化转型“一区一业一样板”示范试点,市高新区获得省“一区一业一样板”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3家企业获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资金支持。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高芯众科等2家企业建成智能工厂、飞渡航天等9家企业建成数字化车间。开展“数字化转型”进园区,为135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咨询服务,855家中小微企业申领数字化软件服务包。加快推进“5G+场景应用”,完成天方茶叶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等7家企业场景应用建设。市软件产业园已有20户软件企业注册落户,正在创建省级科技孵化器。

  制造业提质增效

  近日,安徽省推进制造大省和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通报了2022年度各县(市、区)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情况考核结果,其中,池州市贵池区上榜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东至县上榜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

  市经信局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推动制造业从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向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加速跃升。

  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落实省委“七个强省”目标,牵头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1366”行动计划,全市新材料产业、半导体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有望达到600亿元、230亿元、245亿元。牵头抓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举办池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大会,组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参加中国(合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需对接会等活动7次。

  加大镁铝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强与有色协会对接,编制池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先后赴河南巩义、安徽合肥、巢湖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战略部署,将轻量化零部件作为重点推进方向,牵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2023池州汽车轻量化暨铝镁轻合金新材料发展论坛,邀请国内镁铝企业、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论坛,举办展览展示、主旨论坛、现场考察等活动,集中签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6个。东至县锂电池电解液新材料产业集群获评2023年度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用好世界制造业大会平台。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个高端平台,全力做好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项目、客商邀请、展览展示等工作,现场集中签约“六百”项目16个,总投资63.6亿元,组织15家企业参加现场展示及相关专场活动。

  绿色发展开新局

  绿色转型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工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市经信局积极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聚力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加快企业绿色化改造。制定全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3.5%左右。定期调度2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和节能环保项目,加强全市前10户重点用能单位用能管控。完成恒盛钙业等5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摸排10家企业开展2023年度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持续推进石灰石行业整治“回头看”,对39家石灰石矿煅烧加工企业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在线监控。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培育科居新材料等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友进冠华等4家省级绿色工厂、安安新材等9家市级绿色工厂。

  统筹工业发展与安全。制定印发《2023年度全市民爆生产领域行业管理及安全生产(消防)工作要点》《2023年度民爆生产行业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强化民爆行业安全监管,开展民爆行业执法检查8次,查出一般隐患问题27个,目前已整改完成27个,整改完成率100%。

  推进非煤矿山绿色转型。坚持以产能管控促进行业均衡生产,持续推进东至柯家村矿、青阳宝镁花园吴家冶镁用白云岩矿、中建材横山矿等资源开采及深加工一体化大型项目建设。规范行业建设生产秩序,全年累计开展行业执法检查29次。开展非煤矿山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行动,目前,全市大中型矿山占比64%,凿岩、铲装、运输、破碎等主要作业机械化率达100%,池州海螺、创亿矿业等15家生产矿山已完成智能化矿山综合管控平台搭建,全市生产矿山“四化”水平提升明显。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回首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信心十足。2024年,市经信局将深入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绿色智能制造强省”战略部署,紧扣“产业强市”战略目标,持续深化“熟悉企业、了解产业、把握政策、服务企业”工作思路,抓企业、育产业、优环境,确保各项工业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扛起工业担当。 (池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