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23日
靠实责任,多措并举,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贵池区秋浦小学学生在应急疏散演练中快速有序撤离到操场。
 
▲贵池区秋浦小学红领巾礼仪岗正在开展执勤工作。

  □ 记者唐馥娴
  上午九时零五分,随着警报响起,全校学生在冷静观察了3秒周边情况后,快速护头从危险地带(教学楼)有序撤离,按照预定逃生路线疏散到操场。校工会主席胡璋文按下计时器,时间为3分26秒。
  这是贵池区秋浦小学应急疏散演练的场景。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有效撤离,正是学校多年来持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结果。
  “安全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安全教育是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胡璋文介绍说,学校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政策要求,建立“无空白”的管理制度,实现安全工作全方位覆盖,并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及各类应急演练(如消防疏散演练、防震减灾演练等),有效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让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切实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贵池区秋浦小学只是我市深入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维护校园安全为宗旨,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构建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有效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未发生校园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未引发较大社会舆情事件,创造了平安健康、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
  强制度建设,重责任体系,学校安全组织架构有效健全完善。认真贯彻学习学校安全“一法一规”,建立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区县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年度任务清单,压紧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中小学及幼儿园主体和家长监护“四方”责任。以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结合教育领域特点,督促指导各地各校不断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继前两批全市140所“平安校园”认定后,2023年又申报认定82所学校为市级“平安校园”。
  强三防支撑,重源头防范,学校安全基础保障持续巩固提升。持续加强基础保障,统一标准建立的校园警务联络室实现全覆盖,设立526个校园“安全岗”。2023年以来,全市925名学校专职保安人员经费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全额保障。落实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任务清单,学校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委员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奖励制度。深入实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定期排查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并妥善调处。
  强部门联动,重过程管控,学校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落实落细。充分发挥学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围绕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校车安全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各类专项整治,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开学前后、暑期、防溺水、体育场馆、消防燃气等专项督查,牵头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隐患排查双周调度,制定整治问题“三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有的放矢制定工作交办单、工作提醒函等指导意见,督促各地各校细化责任分工,加强日常排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全年共排查安全隐患1026处,已全部完成整改。
  强宣传教育,重行为引导,学校安全思想“种子”树牢根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五育并举”,广泛开展师生法治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全方位打造平安校园池州品牌。结合“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震(灾)减灾日”“119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实施“1530”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开展春、秋季法治宣传月活动,根植青少年法治与安全的“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为跟上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管理的步伐,我市依托安徽省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等软件,逐步探索“信息采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立体交叉”的安全监管模式。利用网格优势、数字信息技术,消除校园安全日常监管盲区和薄弱点,从而提高学校安全风险预防和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