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2日
“兵妈妈”舒志萍:做儿子的坚强后盾
□ 记者 钱雪梅
“基本上我们娘俩一年只能见上一次面,他17岁时就离开了家,现在都28岁了……”简单的几句话,东至县昭潭镇下塔村下畈组村民舒志萍几近哽咽,但想起儿子能保家卫国,她又抹掉眼角溢出的泪花,坚定地说:“但我从不后悔送他去军营,只有在那里,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少年时代的舒志萍对军人就十分崇拜,谈到各种红色电影,她如数家珍。在她心中,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作贡献无上光荣。然而,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舒志萍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1996年,她的儿子出生了。“是个胖小子!”听到身旁的议论声,舒志萍忘记了生产的痛苦,此时的她已经在心里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就叫吴献军吧,让他有机会能把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做一名光荣的军人。”
买机关枪玩具、给孩子穿“军装”、带孩子看新闻联播……在吴献军的童年记忆里,妈妈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对国家的热爱、对军人的崇拜深深地影响了自己。所以,吴献军从小的人生目标就非常清晰:长大后参军报国。
2013年,17岁的吴献军应征入伍。“当时有很多兵种可供选择,我也可以选择到江苏、福建一带去,但是妈妈让我去西藏,说最艰苦的地方才最能锻炼人。”听从了妈妈的话,最终,吴献军选择去了西藏,维护边境稳定和口岸安全。
临行前,吴献军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妈妈,“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我入伍的时候,她刚做完心脏手术不久。爸爸一直在温州打工,原本家务活和农活都是我帮着做,我这一走,她一个人在家既要照顾爷爷奶奶又要做家务,我真怕她身体不行。”舒志萍深知儿子的担忧,安慰他说:“不要担心妈妈,放心去部队吧,听党指挥,当一个优秀的兵。”
吴献军走后,繁重的家务落在了舒志萍一个人肩上,她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侍奉老人,喂猪种田。由于劳累过度曾几次晕倒,但她仍然硬撑着,每次和儿子通电话时,总是报喜不报忧,叮咛儿子在部队要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安心服役。
其实,在南方小城生活了17年的吴献军初到西藏服役时很不适应。“这里很荒芜,基本上很少看见人,气温也低,风也很大。刚去我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呼吸不顺畅,早上起床还会流鼻血,感觉十分干燥、缺水。”起初和妈妈通话时,吴献军总是念叨着想家。每当这时,舒志萍又会耐心地鼓励他,“既然选择了,就要克服困难,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舒志萍的鼓励下,吴献军很快适应了部队生活,并在不久后的队列会操、单杠练习等日常训练中表现优异,屡次在连队比赛中获奖。
“部队是个大熔炉,也是一所大学校,在这里不仅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还可以增长见识,熔炼出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进取心。”在妈妈的鼓励下,吴献军不仅很快适应了部队生活,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战友们一起训练,一起吃苦、一起保家卫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2023年年初,好消息传来,由吴献军训练的军犬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评定为国家首批“功勋犬”,吴献军也因此被授予三等功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舒志萍无比自豪,但她一如往常地叮嘱儿子要继续刻苦训练,做一名出色的军人。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母亲,为国家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军人,舒志萍用大爱陪伴儿子走过凛冽的寒风,穿过茫茫的雪域高原,以她的坚强和无私诠释着一位情系国防的“兵妈妈”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基本上我们娘俩一年只能见上一次面,他17岁时就离开了家,现在都28岁了……”简单的几句话,东至县昭潭镇下塔村下畈组村民舒志萍几近哽咽,但想起儿子能保家卫国,她又抹掉眼角溢出的泪花,坚定地说:“但我从不后悔送他去军营,只有在那里,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少年时代的舒志萍对军人就十分崇拜,谈到各种红色电影,她如数家珍。在她心中,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作贡献无上光荣。然而,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舒志萍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1996年,她的儿子出生了。“是个胖小子!”听到身旁的议论声,舒志萍忘记了生产的痛苦,此时的她已经在心里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就叫吴献军吧,让他有机会能把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做一名光荣的军人。”
买机关枪玩具、给孩子穿“军装”、带孩子看新闻联播……在吴献军的童年记忆里,妈妈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对国家的热爱、对军人的崇拜深深地影响了自己。所以,吴献军从小的人生目标就非常清晰:长大后参军报国。
2013年,17岁的吴献军应征入伍。“当时有很多兵种可供选择,我也可以选择到江苏、福建一带去,但是妈妈让我去西藏,说最艰苦的地方才最能锻炼人。”听从了妈妈的话,最终,吴献军选择去了西藏,维护边境稳定和口岸安全。
临行前,吴献军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妈妈,“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我入伍的时候,她刚做完心脏手术不久。爸爸一直在温州打工,原本家务活和农活都是我帮着做,我这一走,她一个人在家既要照顾爷爷奶奶又要做家务,我真怕她身体不行。”舒志萍深知儿子的担忧,安慰他说:“不要担心妈妈,放心去部队吧,听党指挥,当一个优秀的兵。”
吴献军走后,繁重的家务落在了舒志萍一个人肩上,她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侍奉老人,喂猪种田。由于劳累过度曾几次晕倒,但她仍然硬撑着,每次和儿子通电话时,总是报喜不报忧,叮咛儿子在部队要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安心服役。
其实,在南方小城生活了17年的吴献军初到西藏服役时很不适应。“这里很荒芜,基本上很少看见人,气温也低,风也很大。刚去我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呼吸不顺畅,早上起床还会流鼻血,感觉十分干燥、缺水。”起初和妈妈通话时,吴献军总是念叨着想家。每当这时,舒志萍又会耐心地鼓励他,“既然选择了,就要克服困难,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舒志萍的鼓励下,吴献军很快适应了部队生活,并在不久后的队列会操、单杠练习等日常训练中表现优异,屡次在连队比赛中获奖。
“部队是个大熔炉,也是一所大学校,在这里不仅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还可以增长见识,熔炼出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进取心。”在妈妈的鼓励下,吴献军不仅很快适应了部队生活,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战友们一起训练,一起吃苦、一起保家卫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2023年年初,好消息传来,由吴献军训练的军犬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评定为国家首批“功勋犬”,吴献军也因此被授予三等功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舒志萍无比自豪,但她一如往常地叮嘱儿子要继续刻苦训练,做一名出色的军人。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母亲,为国家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军人,舒志萍用大爱陪伴儿子走过凛冽的寒风,穿过茫茫的雪域高原,以她的坚强和无私诠释着一位情系国防的“兵妈妈”平凡而伟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