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2日
杏花粲然又一春
节气一到,小城春风就迈着轻盈的步伐而来。杏树,每年都给自己一次新的生命。
昨晚,干枝上还是一粒深红色的芽苞呢,只一晚的工夫就成了一枝枝、一树树挤挤挨挨的花海了。
晨曦中的你,忽然被这春风十里的景象惊呆了,好半天缓过神来,目光是一只花海中翩跹的蝴蝶,贪婪地饱餐这目不暇接的花色。乱花渐欲迷人眼,从一朵到另一朵,从一枝到另一枝,从一树到另一树,起起落落,走走停停。一树树灿若朝霞,美得心醉。
杏花之美,美在素雅。粉嫩嫩的杏花,有雨过天晴的明亮,是一位娇羞的小姑娘的脸颊,从里到外渗透着红润。粉与白交融、渐变、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空与灵在透与明中烘托出素朴单纯之美。洗尽铅华、无粉无饰,素雅是一种看淡,是看淡中渗透出的一点过尽千帆的神韵。钟嵘评说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质木无文其实就是一种淡雅,少了纹理与花色,少,其实也是一种保留,保留了自己的韵味。梅有梅的坚贞不渝,兰有兰的典雅高洁,竹有竹的虚怀若谷,菊有菊的孤傲脱俗,荷有荷的清幽高洁,桂花、木棉、栀子、石榴、山茶,每一种花都有每一种独我的姿态,质木无文也是一种独我之美。班固有修书之才,苏子美能以《汉书》下酒。素雅何尝不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真美大美。有种草药叫“独活”,可想而知。单说独,其实就是一种美。
杏花之美,美在炽热。春天是百花的季节,诗句还没来得及在绿叶上闪光呢,那些迫不及待的色彩就已经把炽热饱满的花朵挤挤挨挨地挂在枝头了,用自己的热情来赞誉春天,诗化春天。小城道旁的杏花如此盛放,宛若城市里的绸带,让路遇的人们望而却步,注目反思,内心涌起一丝感动。那些沉寂了一冬的树木,孕育了一冬的时光,在这一时刻露出它们该有的芳华。沉寂是生命必要的淬炼,是发生炽热的几倍时间,在寒与光、风与雪、日与月的洗礼中,沉寂的表象下才能孕育出一个万千气象来。热烈而不喧嚣,内敛而不张扬,炽热又非喧宾夺主,只为季节的自己,只为春天调色增香,来与不来,赏与不赏,准时在春风所到之处寂然盛放。
杏花之美,美在诗意,诗句在杏花上愈加芬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最是贴切。最,不是多,不是至,不是极,而是适合,是匹配,是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好一个“相宜”。世间所有的好,不及、太过,都不是好。刚好、恰好、相宜,才是最好。杏花最喜细密温润的雨。雨非雨,丝丝缕缕,似雨似雾,非雨非雾,朦朦胧胧的天气使然,深描了杏花的粉,洗澈了杏花的白,氤氲着无限诗意与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在杏花的生命悄然改变而生出的一种茫然与惆怅,甚至无措,省人难省己。无助与珍爱更安然于此刻的时光,花色交织的幸福是一种懒洋洋的光晕。
杏花之美,美在不动声色,美在宁静内敛。它们懂得忍让,懂得节气的讯息,到什么节气做什么事情,不提前,也不太滞后,当春风入怀之时,能够在节气中竭尽全力又不动声色地塑造一个新的自我。这世上,没有一棵杏树、一朵杏花会错过春风,会错过节气,会放弃生长,会拒绝开花。它们平凡卑微又不眼热嫉妒,人家桃花朵朵灼灼其华,梨花带雨凄凄美美,海棠片片雪为肌骨,它们不嫉不妒,不疾不徐,似乎一切无从所知,蒙在鼓里。每一棵杏树都是一位最好的农学家,在它们的木质年轮里,在悠然盛放中,在清澈花色里,都藏着古老的节气与哲学,而每年一次盛放,是为节气和哲学一次无言的声张与代言。
一个喧闹浮躁之人,一个无法深入宁静之中的人,是无法听到树之妙语、花之心言的。只有静静地守护那份安宁、那份澄澈,才能感受到生命深处的美好来。拥有好的心境,好的心绪,即便是云轻风也淡的日子,依然活色生香。
又是一年杏花开,粲然若笑等你来。有了那份心境,你来的时候,无论花开与不开,一定是花色正浓。
昨晚,干枝上还是一粒深红色的芽苞呢,只一晚的工夫就成了一枝枝、一树树挤挤挨挨的花海了。
晨曦中的你,忽然被这春风十里的景象惊呆了,好半天缓过神来,目光是一只花海中翩跹的蝴蝶,贪婪地饱餐这目不暇接的花色。乱花渐欲迷人眼,从一朵到另一朵,从一枝到另一枝,从一树到另一树,起起落落,走走停停。一树树灿若朝霞,美得心醉。
杏花之美,美在素雅。粉嫩嫩的杏花,有雨过天晴的明亮,是一位娇羞的小姑娘的脸颊,从里到外渗透着红润。粉与白交融、渐变、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空与灵在透与明中烘托出素朴单纯之美。洗尽铅华、无粉无饰,素雅是一种看淡,是看淡中渗透出的一点过尽千帆的神韵。钟嵘评说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质木无文其实就是一种淡雅,少了纹理与花色,少,其实也是一种保留,保留了自己的韵味。梅有梅的坚贞不渝,兰有兰的典雅高洁,竹有竹的虚怀若谷,菊有菊的孤傲脱俗,荷有荷的清幽高洁,桂花、木棉、栀子、石榴、山茶,每一种花都有每一种独我的姿态,质木无文也是一种独我之美。班固有修书之才,苏子美能以《汉书》下酒。素雅何尝不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真美大美。有种草药叫“独活”,可想而知。单说独,其实就是一种美。
杏花之美,美在炽热。春天是百花的季节,诗句还没来得及在绿叶上闪光呢,那些迫不及待的色彩就已经把炽热饱满的花朵挤挤挨挨地挂在枝头了,用自己的热情来赞誉春天,诗化春天。小城道旁的杏花如此盛放,宛若城市里的绸带,让路遇的人们望而却步,注目反思,内心涌起一丝感动。那些沉寂了一冬的树木,孕育了一冬的时光,在这一时刻露出它们该有的芳华。沉寂是生命必要的淬炼,是发生炽热的几倍时间,在寒与光、风与雪、日与月的洗礼中,沉寂的表象下才能孕育出一个万千气象来。热烈而不喧嚣,内敛而不张扬,炽热又非喧宾夺主,只为季节的自己,只为春天调色增香,来与不来,赏与不赏,准时在春风所到之处寂然盛放。
杏花之美,美在诗意,诗句在杏花上愈加芬芳。“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最是贴切。最,不是多,不是至,不是极,而是适合,是匹配,是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好一个“相宜”。世间所有的好,不及、太过,都不是好。刚好、恰好、相宜,才是最好。杏花最喜细密温润的雨。雨非雨,丝丝缕缕,似雨似雾,非雨非雾,朦朦胧胧的天气使然,深描了杏花的粉,洗澈了杏花的白,氤氲着无限诗意与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在杏花的生命悄然改变而生出的一种茫然与惆怅,甚至无措,省人难省己。无助与珍爱更安然于此刻的时光,花色交织的幸福是一种懒洋洋的光晕。
杏花之美,美在不动声色,美在宁静内敛。它们懂得忍让,懂得节气的讯息,到什么节气做什么事情,不提前,也不太滞后,当春风入怀之时,能够在节气中竭尽全力又不动声色地塑造一个新的自我。这世上,没有一棵杏树、一朵杏花会错过春风,会错过节气,会放弃生长,会拒绝开花。它们平凡卑微又不眼热嫉妒,人家桃花朵朵灼灼其华,梨花带雨凄凄美美,海棠片片雪为肌骨,它们不嫉不妒,不疾不徐,似乎一切无从所知,蒙在鼓里。每一棵杏树都是一位最好的农学家,在它们的木质年轮里,在悠然盛放中,在清澈花色里,都藏着古老的节气与哲学,而每年一次盛放,是为节气和哲学一次无言的声张与代言。
一个喧闹浮躁之人,一个无法深入宁静之中的人,是无法听到树之妙语、花之心言的。只有静静地守护那份安宁、那份澄澈,才能感受到生命深处的美好来。拥有好的心境,好的心绪,即便是云轻风也淡的日子,依然活色生香。
又是一年杏花开,粲然若笑等你来。有了那份心境,你来的时候,无论花开与不开,一定是花色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