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6日
“当了一辈子农民,画了一辈子的画”
—— 记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农民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平安

  编者按

  近日,2023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出炉,我市20人榜上有名。他们用双手和智慧雕琢每一个细节,以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手艺,赋予每一项技艺生命与灵魂,他们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本报即日起在“奋斗者之歌”栏目中,推出“乡村工匠名师”系列报道,带你走进这些“手艺人”的内心世界,听他们讲述发生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感受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 记者 盛文鹏

  “同学们,今天是这学期第一堂美术课。今年是龙年,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我们今天就画龙……”3月7日下午,青阳县朱备学校非遗传承教室里,一位特殊的老师正在教学生画青阳农民画。

  他叫张平安,今年85岁,是农民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在前不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认定的2023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中,“当了一辈子农民,画了一辈子的画”的张平安榜上有名。

  受祖父影响迷上绘画

  青阳历史上有“诗文之地、书画之乡”美称。明、清时期,青阳乡村出现了不少书画爱好者群体,当地张家顺等人组织民间画社,广交雅士,乡民、求画者纷至沓来。

  青阳农民画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绘画艺术,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构图独特而闻名,并在2006年成功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张家顺是张平安的祖父,清朝同治年间的秀才。深受祖父影响,张平安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放学回来,没钱买纸笔,张平安就在沙地上画画。由于会画画,从小学到中学,张平安都是班刊、校刊的主编。这些为他从事农民画创作打下了扎实基础。成年后的张平安一边务农、一边作画。当地农村有过年喜挂中堂、结婚喜在架子床上挂画等风俗,张平安就时常为大家创作,所画人、物形象逼真,深受好评。

  得名家指导渐入佳境

  对青阳农民画的每一步发展,张平安都有着深刻的印象。

  从1975年开始,青阳县文化部门把张平安等一批爱好绘画的农民组织起来,举办培训班,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画爱好者的兴趣。“画草图时没有纸,就在树叶上画,有时画一幅画要花费一个月时间。”张平安回忆道。

  《八牛戏水图》是张平安的代表作。在青阳农民画中,牛的形象和田园、家乡联结得非常紧密,也积淀着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现实生活有着敏锐感受的张平安,以此为背景,创作了《八牛戏水图》,这幅作品被当年的《人民画报》刊登。1983年10月,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农民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张平安的作品《高山养鱼》获得了三等奖。

  1980年秋天,画家郭公达到青阳朱备镇一带写生。张平安随行期间,得到了郭公达亲手指点,郭老师为其指明了创作方向,对张平安绘画创作影响深远,更让他的创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克服理论功底上的不足,张平安还先后奔赴河北、天津等地参加专修班,系统学习绘画理论,结识了李德铭、赵鸿恩、吴越、周韧等绘画界名流。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下,张平安农民画创作渐入佳境。

  让农民画走进校园

  2020年,朱备学校结合课后服务,开设青阳农民画学习班,在全校挑选20余名对农民画感兴趣的学生,由张平安集中授课。

  课堂上,张平安给学生们讲农民画的起源,分享自己学习农民画的经历,也将自己的画作搬到课堂上。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张平安还会和学校老师一起将孩子们带到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采风。

  张平安认为,农村孩子耳濡目染的农村生活就是农民画创作中最珍贵的素材,通过对周边生活和风景的观察,启发学生感受身边美好事物,拉近生活和画面在学生心目中的距离,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绘画题材,克服学生主题绘画无内容可画、不知画什么的困境。美术和语文是相通的,农民画画好了,作文成绩也自然会提高。

  “我可喜欢农民画了,因为它喜庆热烈、色彩艳丽,每一幅作品都蕴含了一个故事。我有信心将农民画学好画好。”五年级的徐铷蔓告诉记者。

  张平安勉励同学们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有丰富精神生活的“小画家”。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多名学生在绘画比赛中崭露头角,夺得奖项与荣誉,也让农民画的传承之路更加光明。

  “名师带徒”成绩斐然

  作为青阳农民画的代表性人物,张平安从事农民画创作已50余载。如今,年过八旬的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平时除了创作,便把传承青阳农民画作为自己晚年生活的重心。

  为方便上课,他将自家老房子改建为教室。王士文是朱备学校退休教师,自幼酷爱书画,从2022年开始跟张平安学画。他说:“青阳农民画侧重写实,注重细节刻画。去年张老师创作《朱备十景》时,先后十余次踏看现场、寻找灵感,为青阳农民画创作树立了榜样。”

  37岁的程慧,是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的美术老师。十多年前,她师从张平安学习农民画,同时把青阳农民画融入教学中,在学校的少年宫开设青阳农民画课程。十多年来,她持续不断地倾注于青阳农民画创作,《腊八》等作品多次入选各地美术展。

  “田野有多广袤,农民画的画布就有多大。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无偿教、直到教会为止。我希望尽自己所能多发展学员、不断壮大队伍。”张平安表示。近年来,他已带出27名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