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中学生化身“政协委员” 写“提案”聚焦“问题地图”
“模拟提案”成为全国中学组27件“最佳提案”之一,安徽省仅此一件

  □ 记者 许倩琪 陈淑芬

  地图不仅是地理坐标集合、日常使用工具,也是国家版图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当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地图”误导大众,你是否为此着急愤慨?来自池州市第一中学的两名“00后”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进了一份特别的“提案”。3月19日,“提案”经团中央权益部公示结束,从57.8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全国中学组27件“最佳提案”中,安徽省仅此一件。

  好消息传来,主人公徐瑾瑜、殷明昊心潮澎湃。“原来协商民主离我们并不遥远,能够‘以中学生的身份模拟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2023年,分别就读于市一中高二(20)班、高二(4)班的徐瑾瑜、殷明昊,在思政教师方明与班主任钱贵祥的支持引导下,决定报名参加由团中央权益部、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开展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他们表现得既好奇又兴奋,但对于选题的方向并没有把握。“老师告诉我们,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将未成形的想法用青少年的视角去表述、去呈现。”徐瑾瑜说。

  思维碰撞中,两人回想起自初中毕业那年便开始关注的“问题地图”漏绘重要岛屿、错绘国界线、随意变形等现象。这些年,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了解身边地图使用不规范、青少年国家版图意识缺位等问题,并在市一中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课前三分钟”特色时政课的教育背景下,系统地认识到“规范使用地图,一点也不能错”的真正含义:国家版图是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爱我国土,要从正确使用地图开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徐瑾瑜、殷明昊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当忠于祖国、志存高远,“有基础有依据,何不以此为选题呢?”两人找到指导老师方明、钱贵祥,多番讨论后拟定《关于加强青少年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提案》这一选题,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政协委员”模拟期。

  “我们祖国的最南边在哪里?”“你知道标准地图可用于哪些方面吗?”……从调研入手,徐瑾瑜、殷明昊将问题一一列出,一边向校内同学发放百余份调查问卷,详细了解中学生对于国家版图认识现状;一边“线上”多次浏览、“线下”走街串巷,观察私家车、文化衫、墙贴等常见物品地图图标绘制、使用情况。

  他们发现,当前不少青少年难以辨别“问题地图”,且完全不知晓“8·29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一些自媒体公开发布全国版图知识竞赛的虚假信息,误导青少年关注报名,甚至有部分印着“问题地图”的教辅读物公然在市场流通。

  “调研的结果让我们很震惊,居然有超过70%的同学表示不清楚如何分辨标准地图。”殷明昊告诉记者,为了让调研成果落地,他们还自学了《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等,方便在问卷过程中,适时宣传国家版图知识,并多方咨询地理、思政等专业学者,最终提出了详实的解决措施:

  ——将“8·29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延长为“宣传月”,将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为所有新生配发竖版标准地图、标准地球仪、国家版图知识读本等教材;

  ——聘请相关专家进校园、专业教师进课堂,引导学生甄别“问题地图”,实现学生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全覆盖;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当地和学校组织的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发现问题和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打造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平台,举办国家版图知识竞赛、“规范使用地图”倡议接力等活动。

  形成高质量的“模拟提案”并非易事。“我们经常讨论‘提案’到半夜,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反复斟酌。”当课本上的名词,被放进这样一堂真真切切有着互动参与感的“政治课”,徐瑾瑜、殷明昊深切体会到政协委员履职背后的汗水,和新时代青少年身上“强国有我”的千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