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钱雪梅
“我们当时只提出3000万元资金需求,没想到会得到多家银行支持,一下子到账1亿多元。”近日,看到公司账户陆续进账,池州市安安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沛峰发出由衷的感叹,表示将尽心尽力再推企业迈上新台阶。
金融之水“活”,企业发展快。去年9月,我市开展了“金融服务进园区、下基层、到项目”要素对接活动,仅仅半年时间,就帮全市50多家企业引来15亿元金融“活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安安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铝基产业链龙头企业。去年下半年,公司准备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当园区摸排到这一资金需求后,立即到该公司了解情况,并将企业的需求清单报给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随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需求清单推送至我市多家金融机构,并组织金融机构主动前往企业召开对接会。对接会上,多家银行在深入了解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后,纷纷抛出融资“橄榄枝”。截至目前,交通银行池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支行分别给该公司提供1亿元、3500万元金融产品,其他银行也正在与该公司进行对接,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对接活动,我们了解到这家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池州的高成长性企业,所以专门安排了1亿元金融产品,希望这样有前景的实体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交通银行池州分行副行长宋伟玲说,参加银企对接活动,该行深受启发,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为更多高成长性企业提供大额度、长期限融资支持。
“金融服务进园区、下基层、到项目”要素对接活动,为什么能帮企业快速向金融机构申请到资金?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作人员这样分析:“以前,各地举办的银企对接会,大多是邀请公司出纳、会计与银行经理对接,而这次要素对接活动,则是邀请各家银行的行长、副行长与各企业负责人直接‘碰头’,所以融资更精准、更高效。”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全市现代金融专班暨企业上市工作调度会精神,真正响应“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人行池州分行等单位参加,建立“金融服务进园区、下基层、到项目”要素对接活动工作专班,基本上每周选择一个县区或园区,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开展融资要素对接活动。举办活动之前,各县区、园区广泛开展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充分收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困难和问题,针对问题症结制定个性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清单。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收到各地需求清单后,对需求清单进行梳理,分类推送到各大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情况,事先制定好适合企业的金融产品。
“整个过程,企业不用跑腿,金融机构会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金融产品进行‘抢单’。这样一来,对接会上,企业可以选择最经济、最实惠、最便捷的金融产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发展科科长胡向菊说,一场场对接会,让企业家了解到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专属金融产品,让他们在加快发展时少了后顾之忧。
“如果没有这场对接会,我很难有机会这么全面地了解各家银行的金融产品。现在,公司已经与多家银行进行了对接,后期会有针对性地融资,这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底气。”池州市汇成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时均成说,不久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中国农业银行池州分行、光大银行池州分行、建设银行池州分行来到该公司,现场解决公司因项目技改扩产急需的2000至3000万元流动资金问题,会上各家银行提出的融资方案让他受益匪浅。
安徽华夏蓝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为燃气锅炉、石油装备配套生产低氮燃烧器的科技型企业,专注燃烧领域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通过前期摸排,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得知该公司是我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下基层、到项目”要素对接活动时,特地邀请创谷资本合伙人、安纳达钛业董事长吴亚在详细了解该公司创业历程、核心产品和研发能力后,从产品线的拓展、并购机会的把握、较长账期的供应链金融方案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这些‘点子’让该公司董事长刘博对金融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有信心朝着上市目标迈进。
“开展这项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牵线’让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浇灌企业,让企业家的发展思路更宽、更加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同志说,接下来,该局将对对接活动进行复盘,跟踪了解活动效果,总结助企融资经验,形成“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类问题解决”机制,促进银企对接活动取得更加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