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艺楠
3月11日上午,与往常一样,周翠翠与父亲周立新、丈夫刘奇三人前往青阳县杨田加油站附近的田地进行植保无人机作业。组装电池、展开机翼、启动螺旋桨……一整套动作下来,周翠翠轻车熟路,时而眺望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时而盯着手机屏幕上设定的速度、高度等飞行参数,1分钟后,无人机完成一块小麦地的肥料播撒,又折返回来,稳稳降落在周翠翠面前。“目前正是小麦拔节返青的关键时期,我们今天撒的肥料起到拔节育穗的作用,别看现场有60包肥料,一架无人机一上午就能全部播散完毕。”周翠翠说。
与此同时,其他两名家庭成员也不闲着。周立新负责将一袋袋肥料倒入无人机的箱体内,刘奇则在农田里摆好三脚架,将手机镜头对准腾飞的无人机,在抖音直播间和粉丝们互动。三人分工明确、操作娴熟,成为配合默契的“铁三角”。
这样的分工合作模式已经持续了两年,周翠翠是“铁三角”中的主力,当“90后”“女飞手”“网红主播”这些标签出现在她身上时,不免让人对她的人生经历感到好奇。
周翠翠出生在铜陵市的一个农村家庭,2014年,父亲周立新通过青阳县招商引资扎根青阳杨田,创办了周立新家庭农场。从小跟随父亲在田地里长大的周翠翠渴望离开农村,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大学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合肥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
“从小想去外面的世界,为什么又选择回乡呢?”面对这一问题时,周翠翠把头偏向父亲,“我父亲年纪大了,担心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想回来搭把手。况且,现在年轻人返乡务农的越来越多,我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让传统农业变得年轻。”面对女儿的选择,父亲一开始也是不解,让女孩子在田里摸爬滚打他舍不得。“我做了一辈子的农民,不想让她再像上一辈人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周立新说。
2022年,杨田镇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让周立新改变了想法。现场会上,一架无人机可以完成播种、施肥、打药等一系列作业,原先需要5个人耗时一天的工作量,无人机半天即可完成,大大节省了用工时间和成本,农民可以不再“背朝天”,而是面向天空、拥抱天空,“现在的农业耕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这些‘老古董’赶不上时代了,还得让年轻人来。”周立新感慨道。
在父亲的支持下,周翠翠入手了第一台大疆T40打农药无人机。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不懈钻研和当地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周翠翠很快就通过了考试,成为镇上第一个持证上岗的“女飞手”。从此,无人机成为周立新家庭农场中的重要成员,外出作业总少不了它的身影。不仅如此,周翠翠还给附近农户提供播种、施肥、打药等工作。“在青阳,会用无人机‘飞防’的农户并不多。农忙时候,杨田镇、蓉城镇的农户都会找我帮他们进行无人机植保,我一年的飞播面积在2万亩左右。”周翠翠说。
在刘奇眼中,周翠翠是家里的“半边天”,不仅会用无人机植保,在抖音直播、视频剪辑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自从翠翠提议用抖音记录每一次外出作业后,我们的粉丝量突增,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么多人对植保飞防感兴趣。来自全国各地的‘飞手’都和我们互动交流,这让我感觉做‘新农人’是一件很酷的事。”刘奇说。
2023年8月,在贵池区墩上街道河口村举办的池州市高素质农民粮食作物栽培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周翠翠的无人机驾驶技术给现场选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看到女生做植保飞防,还这么年轻,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行业。”选手王必成回忆道。
从城市白领到返乡务农、从农场“小白”到职业“飞手”。周翠翠活出另一种“诗和远方”。“去年年底,我购入了最新的大疆T60打农药无人机,效率更高且播撒更均匀,有‘新伙伴’的加入,希望今年亩产能破500公斤。此外,我还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扩大飞防队伍,给更多村民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