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02日
结对共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23年11月24日上午,东至县教体局初中物理、数学学科送教胜利镇初级中学,图为东至县尧城中学教师谢泽民在上物理课。

▲3月13日,贵池区实验小学、梅龙中心学校、西片教研联合体开展“观摩展示促成长,深根课堂共芬芳”小学科展示活动。
□ 记者 唐馥娴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3月22日,贵池区朝阳小学与棠溪中心学校开启2024年首场结对共建活动。活动中,两校讨论通过了本年度两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18名语文教师代表共同举行了现场教学设计大赛。
贵池区朝阳小学与棠溪中心学校是我市35个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之一。2023年,市教体局印发《关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由义务教育阶段城区优质学校(以下简称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按照以城带乡、以优扶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的工作方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激发乡镇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乡镇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让农村孩子就近“上好学”。
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位于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下辖3所完小、1所公办幼儿园,现有学生近1500人。2022年11月,梅龙中心学校与贵池实验小学开展联盟共建工作,以优化教育资源和构建高效课堂为载体,积极组织一系列教育教学互动活动,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交流、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等多个方面。两年来,两校定期讨论制定每月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两校教师以示范课、座谈会、专题报告等为载体,在教师发展规划、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经验推介交流,相互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像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这样的情况,在我市乡镇学校中较为普遍,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师资培训等是这些学校的共同诉求。为此,贵池区23所、石台县1所、东至县9所、青阳县2所,共35所城乡学校结成共同体,对口支援的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以各种方式开展帮扶。
贵池区池口小学与墩上中心学校携手教研,共学共融。两校之间通过教师互动,以示范课、座谈会、专题报告等活动为平台,增强两校教师教育教学、班级管理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共同提高教学质量。2023年,两校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活动13次,涵盖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等层面,通过共备、共听、共评、共研“四共”措施,推进结对共建上台阶、教师专业素养上水平。此外,池口小学4名教师前往墩上中心学校开展“教坛新星”送教活动,并通过师徒结对,促进两校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023年以来,东至县多次组织初中名师送教下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并已形成常态化。2023年11月24日,东至县教体局组织初中数学和物理学科教师赴胜利镇初级中学送教,兰溪中学朱连文、尚鲁兵以及尧城中学章晨、谢泽民4位教师,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引导,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各个突破,让学生学有所获、直呼过瘾,也使听课教师领略了高效课堂教学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学校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态文明实践、农业生产劳动体验方面的地域优势,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流通共享。例如,贵池区沿江路小学组织学生前往涓桥中心学校参观黄精种植基地,体验农村学生食堂,实现城乡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丰富了城乡学生的精神世界。
部分支援学校校长表示,2024年,他们将进一步开展共同体学校间的学生互相访学,增加城乡孩子间的交流,多方位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