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04日
春茶吐芽待采 本地茶工短缺
池州茶企邀请山东大姐深山采茶
  本报讯(记者徐婷 秦峰)春茶集中吐露新芽,本地熟练茶工难觅。池州一茶企从山东省济宁市紧急调派160名采茶大姐,缓解了燃眉之急。
  4月3日,记者在贵池区唐田镇的安徽杰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500亩茶园里,见到了这群山东大姐。她们挎着茶篓、头戴斗笠穿行在茶垄之间,双手翻飞,灵巧地采摘新鲜的嫩芽,熟练程度丝毫不输当地茶工。
  3月下旬以来,气温一路攀升,皖南山区茶园里的春茶也随着气温升高快速生长着。杰出生态农业公司种植的是白茶和黄金芽两个品种,都属早熟珍贵品种,3月底齐齐冒出芽头。可本地茶工一直紧缺,这可急坏了杰出生态农业公司的负责人邹杰,因此他紧急向市农业农村局求助,从山东调派了160名茶工。
  今年36岁的李利是这群大姐的领头人,她动作娴熟,采摘极快。“早上5点多,我就带着大姐们上山了,6个小时采摘,估计每人能采两斤鲜叶。”李利告诉记者,按照一芽一叶的标准,采摘十分费工夫。
  走南闯北多年的李利凭借一手采茶技术,长期和同乡大姐们组团在各大产茶大省的茶园干活挣钱。“我们来自山东济宁,过去在苏浙都采过茶。如今山东正处农闲时节,大家都乐意到池州来,这也算是深度茶旅融合吧!”李利告诉记者,首次的池州采茶之旅,也刷新了她对池州茶叶的认知。
  小茶叶绿了山川,富了百姓。邹杰告诉记者,“池州生态农业发展得很好,特别是茶产业大有可为。2019年,我从浙江来到池州承包这片荒山,种植白茶和黄金芽。前段时间因找不到茶工急得团团转,幸好找到这群山东大姐。”
  池州是一座自然秀美的生态绿城,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而著称,森林覆盖率60.6%,是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2020年以来,池州把茶产业作为农业四大特色优质产业之首,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培育,推动建设百亿级茶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据统计,池州市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2023年市干毛茶总产1.3万吨,干毛茶产值近1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60亿元。
  “前些年,因茶叶价格下跌、年轻人外出务工茶工难觅等因素,曾出现上千吨茶叶老在茶树上的现象。”市农业农村局园艺所负责人彭有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池州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逐渐显现,茶叶出现俏销势头。因此市农业农村局在指导茶企种植、加工的同时,也积极为企业做好后勤服务,确保茶农茶企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