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东至县至德小学工会2013年出台《东至县至德小学“三比三看”活动实施方案》,在教职工中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即比管理,看活动;比理念,看亮点;比内涵,看效益。2019年把“三比三看”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为“比学习,看提升;比务实,看成效;比创新,看亮点”。“三比三看”根植校本研修阵地,赋能民主管理路径,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三比三看”根植校本研修阵地,搭建“两个平台”
搭建多元交流平台。搭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享有自信和快乐,根植学生精、气、神的“种子”,让学生获得个性体验,享受自主成长。教师要“蹲下身子看学生”,注意下蹲的姿态:在活动中引入小组合作,通过命名趣味小组名称激发学生对团队的认同是一种姿态;在活动中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自我管理是一种姿态。教师还要与家长、科任教师多方联动,引入多元评价。教师要勤于思考,尝试校本研修的新理念、新方法。
搭建专业分享平台。倡导“做一名有想法的老师”。教师结合各工作室学习(含考评课)、各级各类赛课活动、校际教研(结对帮扶)、外出交流学习、校园科技节、校园足球联赛、教学开放周、家长会、完美教室及行为示范班评比、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管理、校园艺术节、经典诵读展示、抗疫线上及后疫情时代教学等活动,把自己的新收获、新启迪以及自己在各项工作中新发现、新提炼的小妙招和金点子分享给大家,并做到敢于修正、善于反思,依靠集体的力量完善自我,惠及他人。
“三比三看”赋能民主管理路径,孵化“两个窗口”
通过“学习窗口”诉诸文字。最大限度把自己的想法、观点与同事们的观点进行交流、碰撞,使之清晰化、条理化,这是一个变化、发展、提升的过程。引导关注学校,加强对话,无限沟通。切入点不再仅仅是“怎么做”,更多的是把眼光落在“怎样做好”。
通过“管理窗口”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比如有的教师反映学生征文负担过重,有的教师建议校园艺术节不宜全校性开展。这些意见,正确的学校会采纳,暂时解决不了的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解释清楚。变老师们“背后的议论”为“当面的交流”,才是民主管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比三看”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两个体系”
强化全员参与体系。“三比三看”要求教师明白,每个人不应是“坐在同一个空间的个体”,而是大家要做到“共享、共研、共进”。“三比三看”源于日常“学科教研日”的打磨和执着,源于日常“推门听课”的朴素和期待,源于日常每一次活动的思考和探索。要坚持在比、看碰撞中,问题有诊断、形式有变化、努力有方向、解决有策略、提升有措施、思考有重点,从而增强教师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工作实效,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引领培育体系。组建至德讲坛、市级劳模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坊,坚持名师引领培育,立足“做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的关键点,着眼“遇到问题、怎么做、结果怎样”的实践面,解疑答惑,寻求突破。与学校党建工作、中心工作融合起来,起到旗帜领航、创新带动、阵地示范辐射作用,探索新时代学校工作的新举措、新思路,引领教师破茧成蝶,健康成长。
“三比三看”活动开展十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得到高质量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东至县工会工作先进单位、提案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池州市巾帼文明岗、工人先锋号(体育教研组)和安徽省女教职工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巾帼文明岗、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家长学校办学规范奖等荣誉,入选首批全国文明校园。选树安徽省最美教师2人、安徽省教学能手1人,池州市最美教师1人、池州市三八红旗手1人、池州好人2人、池州市最美军嫂1人,东至县道德模范1人、东至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东至县最美抗疫巾帼2人。拍摄的《“三微”之花静悄悄地开》获省级“我和企业民主管理的故事”微视频评选二等奖。
(作者单位:东至县至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