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走到辉煌的今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踏破荆棘、慷慨赴死的无数忠魂英烈。
池州是较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先后有2200多名登记在册的英雄儿女为着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还有数不清的无名烈士埋骨青山。翻开池州革命史册,无数英烈为着冲破黑暗而英勇战斗的身影跃然眼前,他们向往光明豪迈说出的闪光话语穿越时空回荡耳边。这些响亮的话语,饱含着烈士崇高的革命情感,展现着烈士博大的革命心胸,是永远激励人心的“不死鸟”。
“只要革命胜利了,所有年轻人都是我们的后代”
柯少汝,青阳人,又名柯小二,1932年投身革命参加红军游击队,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4月,贵池、青阳等地下党组织在柯少汝家召开“穷人会”骨干会议,被人告密遭敌八十八师一个连包围,柯少汝、徐小宝等6人当场被逮捕。遭敌酷刑后不久,柯少汝、徐小宝等4人在青阳城外乌龟坟壮烈牺牲。柯少汝牺牲时才27岁。
柯少汝投身革命时刚刚新婚不久,为不影响革命工作,希望妻子高金凤不要生育。他语重心长告诉妻子:“我俩已是夫妻,我不能有事瞒着你。我已参加红军,你也要参加红军,不然工作不好做。”当妻子得知要自己不生孩子,便心痛地问丈夫:“你这样做不是绝了自己的后吗?”
柯少汝凝视着红烛上跳动的火苗,然后转身深情地对妻子说:“只要革命胜利了,所有年轻人都是我们的后代。”
从此他们夫妻同心,成为一对革命的伉俪。
“为了美好的明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仲亭回秋浦创建了共青团秋浦特支并任书记,这是池州最早的共青团组织。1933年农历腊月,陈仲亭策动农民暴动失败后只得辗转到上海开展秘密情报工作。1935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他在南京下关车站被捕。1936年4月,陈仲亭拒绝同乡许世英保释信及其他诱降,与13人一起被敌人杀害于雨花台。
农民暴动失败后,陈仲亭风雪之夜告别有孕在身的妻子,准备辗转去上海。妻子流着眼泪与他告别,他安慰妻子说:“我从一个地主家庭的子弟走上革命的道路,早就准备着颠沛流离,甚至不惜为国捐躯。”他又抱起刚满两周岁的孩子,深情说道:“为了他们这一代,为了美好的明天,就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陈仲亭烈士殉难三周年之际,著名作家张天翼曾写下“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人”的挽联,纪念烈士。
“牺牲无愧,干革命到底”
吴介唐,1901年出生于安徽潜山,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以潜山县教育局长身份为掩护,积极为潜山请水寨暴动做组织准备,1930年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辗转至皖南等地,曾任中共贵秋东县委书记、中共石青太中心县委书记、贵秋东中心县委书记,1934年冬率领游击队策应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皖南,与敌激战于贵池等地,1935年初被捕于贵池棠溪滴水崖,5月牺牲于青阳县城东门外。
吴介唐烈士对革命有着坚定的信念,曾在《不动心》一文中写道:“大害也不过杀身,又何足以动吾心也。”1930年出狱后,他辗转贵池、青阳等地,途中吟诗言志:“踏遍长淮过大江,关山处处是吾乡;乱世应忘家室虑,途长愿效犬马忙。”表达了他为革命以四海为家的豪迈情怀。
吴介唐被捕后坚贞不屈,用英语书写万言檄文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愚蠢的阶级本质,表达自己一心向党的革命决心。1935年5月,牺牲前的吴介唐利用敌人迫其“悔过”的笔墨纸砚,挥毫写下一联:“为政治翻身,牺牲无愧;干革命到底,流血何妨!”
豪迈宣示,彰显了革命者为着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甘愿流血的凛然大义之精神。
“革命不是我的私产,我无权拍卖”
凌霄,1905年出生于贵池里山,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春,奉组织之命回家乡“开荒”,这年冬天创建了中共贵池特别支部并担任书记。从此之后,凌霄烈士成为一颗革命的火种,足迹踏遍皖南山水,走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革命烈火。
1934年冬,由于叛徒告密,凌霄在泾县桃花潭小学不幸被捕。面对这位闹得“江南不宁”的“匪首”,敌人实施百般手段进行威逼利诱,但凌霄始终不为所动。1935年农历腊月,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敌人闻知后胆战心惊,决定对凌霄趁早下毒手。行刑前,敌人妄图作最后一次尝试,说:“只要你答应从今往后不在我的辖区之内活动,就可免除死刑。”凌霄听闻后,昂然回答:“革命不是我的私产,我无权拍卖。要杀就杀,杀了我一个凌霄,千百个凌霄会踏着我的血迹起来斗争。”说罢,高呼“共产党万岁”昂然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凌霄投身革命以来,足迹踏遍皖南山山水水,历经了千辛万苦。他对革命事业的正义和光明从来坚信不移、矢志不渝。面对敌人死亡威胁,他也绝不拿革命事业当作交易以谋取个人的哪怕一丁点私利。凌霄烈士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贞之情,日月可鉴。
“我有思想我有灵魂,我要做一个勇敢的人”
吴家元,1923年出生于青阳木镇。抗战初期,由老师李景白介绍加入青阳抗日动委会儿童话剧队任队长,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在当涂大官圩战斗中,遭遇数百日伪军的重重包围。吴家元指挥部队连续冲锋击退敌人,他率部突围时不幸腹部中弹,肠流腹外,遂左手托肠,右手持枪,继续指挥战斗。终因流血过多,伤势太重,终于倒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为国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20岁。
在老师李辛白革命思想的熏陶下,少年吴家元就已立下远大抱负。他改名江潮,并在一块木质印章上刻下这样的自勉警言:“我有思想,我有灵魂,为天下劳苦大众,我要做一个勇敢的人!”
面对兵荒马乱的社会,吴家元父母期望他早日和未婚妻成婚。已是党员的吴家元,下定以身许国的决心,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服双方父母和未婚妻,与同伴一起参加了新四军,并在军队中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新四军的连长。
吴家元牺牲后,他的老师李景白于1943年秋沉痛写下诗章《忆江潮烈士》寄托哀思:“云岭江村同去回,予山月下惜分离。官圩英勇牺牲后,夜半江潮入梦来”。
先烈们追随党的旗帜,为革命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故事讲不尽说不完,他们用生命开出的信仰之花永远光耀史册。今天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已经散去,可以告慰先烈的是,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所憧憬的“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美好情景,在今天都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和平幸福的生活正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蓬勃生长。
青山处处埋忠骨,先烈们已永远长眠,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是高高矗立的巍峨丰碑。今天,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追寻英烈足迹、继承先烈遗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让信仰之火熊熊不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凝聚奋进力量,去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