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齐斌
包明玉是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一名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匠人的初心,凭着一股子“轴劲”和拼搏进取的干劲,从一名基层研发人员成长为技术部经理。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安徽工匠”、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安徽省科技成果奖、池州市民营企业优秀“金牌职工”等荣誉称号和技术成果。
2007年,包明玉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进入力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工作,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17年里,他获得一项又一项技术成果。现在,他时常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人,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进入公司后,我就跟着包老师学习,经过他悉心指导,我从‘技术小白’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舒志国说,包明玉老师的工作能力非常强,业务上精益求精,只要研发中出现棘手难题,他都会反复研究琢磨,只到解决问题才肯罢休。
在包明玉身上,永远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2010年以前,国内的搓齿机全部从欧美国家进口,不但要价高,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必须自主创新才能打破国外垄断!”包明玉说干就干,每天除了在办公室查阅相关资料外,剩下的时间都泡在研发车间里,仅用两年多的时间,他就研发出国产搓齿机。可是在设备交付调试过程中,一个棘手问题出现了,设备一运行导轨就会被损坏,包明玉立即拆除设备,从早上8时忙到第二天凌晨5时,把设备先后拆除、组装3次终于解除了故障。
值得一提的是,包明玉将搓齿机的“液压驱动”提升为“伺服驱动”,不仅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还实现了对国外技术的超越,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水平。如今,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搓齿机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高峰期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现在一直保持在50%左右,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多年来,包明玉一直从事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研发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项、安徽省重点新产品1项、安徽省工业精品1项,参与制定数控搓齿机行业标准4项、安徽省数控搓齿机和保持架窗口铣床2项地方标准。
在研发的道路上,包明玉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研发车间,调试新研发的汽车球笼硬车硬铣复合机床,确保月底前交付到客户手中。可是三年前,汽车球笼硬车硬铣复合机床仅有国外几家公司生产,国内厂商一直处于研发空白阶段。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包明玉着手研发国产替代设备,他查阅大量研究资料,了解国外设备的优缺点,另辟蹊径,采取多工序复合加工,不仅节能环保,还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与此同时,包明玉研发的设备采用大理石床身,稳定性更好,更经久耐用,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包工长期工作在生产研发一线,在探索新技术运用的同时,特别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产品往往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提起包明玉,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平赞不绝口。
谈及未来的工作,包明玉笑着说:“我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立足工作岗位,持续做好产品创新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做好‘传帮带’工作,争取为公司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共同为公司研发更高端的轴类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