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07日
“知识外卖”何以飘香
□ 魏晓敏

  成都图书馆上线“外卖”功能,读者通过微信下单便可享受送书上门服务,近日,其借阅范围已进一步扩大至周边城市,“知识外卖”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知识外卖”让图书主动“走”出图书馆,“走”进读者家门,实现了从等待读者到走向读者的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知识外卖”打破了借阅模式的时空限制,助推知识资源能够像食品外卖一样,融入读者生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便捷的下单方式和配送服务是“外卖图书”的关键点。在成都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一键下单,归还时无需来到成都图书馆,可以跨地域到就近图书馆“通借通还”,或者让快递员上门取件。自去年11月该项服务开通以来,已有上千名读者用外卖方式借阅了3万余册图书,“外卖图书”切实给人们带来了阅读的便利。

  当前,随着大量书籍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数字阅读受到了许多读者的青睐,然而,纸质书籍始终承载着人们对阅读的期待。如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知识流动、构建共享阅读生态,无疑是当下进一步打造更便利的阅读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文化坐标,实体书店不仅是销售场所,更呼应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承托着一个文明的书香社会。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近年来,读书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图书馆也成为越来越多人闲暇时光的“充电站”,阅读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除了“外卖图书”,各地不妨因地制宜,以更多创新性的打开方式,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半径,让人们可以更亲近地感知书香的芬芳。期待更多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探索,让有形的阅读空间以无形的形式延伸扩展至更大范围。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