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13日
“行走的课堂”让教育有“知”有“味”

  图为乔木乡黄精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带着学生们“巡山识药”。 通讯员 李彦 摄
  □通讯员 马婷婷
  课堂上,书本是学生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学生的书本。连日来,青阳县各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远足研学等活动,以区域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设计课程,把课堂延伸到教育基地、田间地头,让教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4月29日,陵阳镇中心小学组织学校毕业班学生开启了一场师生励志远足暨“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实地感知家乡的人文历史。在经过近一个半小时5.4公里的路程后,师生们抵达了终点——位于陵阳镇白沙岭的中共皖南工委旧址。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皖南工委旧址、聆听了红色故事,并在旧址附近开展清洁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带领学生沿着红色足迹,用自己的脚步去追寻历史,引领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坚毅品质,真正做到让思政课有声有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陵阳镇中心小学教师陶婷婷介绍道。
  “历史就在我的面前,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我们更应该坚定信仰,做新时代的有为少年,担负起时代的重任。”陵阳镇中心小学602班学生周琳说。
  5月6日,乔木乡中心小学则将课堂搬进了当地特色产业——黄精种植基地,并开展了一场以“传承中医药文化 探寻黄精之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黄精的药用价值很高,茎、叶、花、实、根均可入药。”“黄精喜阴,在种植方式上我们选择套种,通过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为黄精遮挡光照”……活动中,基地工作人员带着学生们“巡山识药”,通过详细讲解,学生们边走边学,边学边思,对黄精这一中药材的生长过程、药用价值等有了深入了解。
  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近年来,青阳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常态化开展红色寻访、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等校外实践研学活动,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桌延伸到自然,打造行走的、有风景的社会课堂,让学生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收获,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