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13日
新河镇: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通讯员叶学慧
  近年来,新河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每年5月都是竹笋生长的旺季,也是笋农最忙碌的季节。竹笋是公认的绿色天然食品。为了留住悠悠笋香,让竹笋四季都有销售,新河镇竹笋加工大户张双文学习了竹笋深加工工艺。从开始的小锅煮、木炭烘到购买球磨机、烘干机、煮笋机等相关设备,这些年张双文逐渐建成面积达1700平方米的竹笋保鲜加工场,形成集收购、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营销模式。据了解,加工后的竹笋除满足本地市场销售外,还远销沪苏浙地区,备受消费者青睐。张双文的家庭农场今年预计收购1000吨竹笋,可盈利100万元。
  新河镇坚持以种养殖业为牵引,着力发展稻虾养殖、皖南土鸡、蛋鸭等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陈大华是十里岗村的脱贫户,近年来,他发展稻虾种养面积达到150余亩。“我这田里实行的是稻虾轮作模式,养一季龙虾、种一季水稻,每年每亩田有2000多元收益。”陈大华说。
  “我们会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也会通过举办农技培训班、落实养殖贷款等方式帮助养殖大户们扩大规模,提高产量。”新河镇农技站负责人说。
  针对种植养殖产量提升后的销路问题,新河镇依托乡村振兴创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载体,实行以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基础,农特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良性循环销售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新河镇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龙头企业、新农人、农户为特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渔光互补,生态惠民。在新河镇北片,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在艳阳下熠熠生辉,与不远处的乡村构成了一幅和谐画卷。近年来,该镇依托水域面积广阔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带动村集体和脱贫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新河镇将持续深化自然“颜值”转化为富民“价值”的实践路径,奋力开创生态促振兴、发展促致富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