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8日
杜绝电梯“带病运行”
□ 周军
  2023年10月18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佛城商都一期发生一起较大电梯坠落事故,造成4人死亡、1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84.259万元。
  日前,这起电梯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发布,还原了电梯事故细节。
  年度维保时弄虚作假、轴承因疲劳剥落失效……不出所料,这起让人揪心的电梯事故,根子是维保落实不力造成的,由此付出的代价何其惨痛!
  “维保”简单两个字,系着鲜活的生命,背后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丝毫大意不得。人们出门乘电梯,不该是“开盲盒”、碰运气,电梯安全万无一失的底线必须牢牢守住。
  云南红河弥勒出现的电梯坠落事故,不是孤立存在。最近某地发生一起电梯20楼坠落事件,导致人员死亡;前不久,某小区发生门开了电梯却没到的事故,一老人坠入电梯井不幸身亡……这些例子,只是电梯事故中的“冰山一角”。
  电梯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一次次惊心动魄的事故提醒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莫让“带病运行”的电梯对鲜活的生命“开玩笑”。
  据统计,我国投入使用的电梯目前已经超过1000万台。千万台电梯每日都在高负荷运行,定期维保、常态检查是守住电梯安全底线的必由路径。
  然而,电梯维保弄虚作假、检而不修,虚假填单子、走过场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为电梯安全埋下隐患。从各地不同的电梯事故调查结果看,维保、安装和检测成为失守的重灾区,使用单位、检验机构层层失守,最终酿成悲剧。
  除了维保上的“不作为”,就连维修人员都能作假。最近有的地方就曝光了电梯维保人员用“假人”蒙混过关的案例。立个纸牌“假人”拍照上传,“纸片人”成为电梯维保人员的同事,“哄骗式”检查、“作秀式”维修,这样的“病”不轻,得治!
  电梯“带病运行”何时休?这本该不是问题,毕竟人命关天,谁敢“开玩笑”?谁能想到,它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常见病”。
  生活中,我们多少会遇到小区里的电梯“带病运行”的情形,电梯异响、抖动等让业主心惊胆战,物业等部门却来回“踢皮球”,久拖不修。
  电梯使用频率高、载荷承重大、零部件运行磨损快,使用期间离不开精心的维修保养,机房、井道、轿厢这些关键环节不能图省事,也难实现一次维修、一劳永逸。
  诊治电梯“带病运行”刻不容缓,暴露出的“带病运行”、“老龄化”更新难等顽疾必须猛药去疴。
  加强公共电梯安全保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
  定期检查与维护,是守护电梯安全的“第一道保险”。保障好全国上千万台电梯的正常运行,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做足“检”和“修”的功课,定期检查,彻底维保,确保每一环节都规范。
  压实责任,才能确保安全无忧。不论是电梯生产商的产品质量关,还是电梯安装和维保单位的维保责任落实,或者是物业公司或电梯使用方的电梯安全管理……每一根担子都不轻,只有责任共担,确保电梯生产、安装、维保等各个环节都“在线”,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乘梯环境。
  守护电梯安全,还需向“新”而进。比如,可探索利用AI监测、预警系统等新兴技术,加强对电梯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对每一台电梯都做到“心中有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此外,打通数据壁垒,建立电梯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很有必要,一些地方推行“物联网+大数据”模式,实现梯联网,为守护电梯安全注入了数字力量。
  总之,乘电梯绝不应是“开盲盒”般的冒险体验。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