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9日
高素质农民培育赋能乡村振兴
□记者潘欢欢
  初夏的阳光和煦,成片的黄精郁郁葱葱,随风摇曳。5月23日上午,在东至县花园乡南安村上畈组的东至建兵家庭农场3600余亩黄精种植基地,来自全市近30名黄精种植户和产业企业负责人,跟着市农科院技术人员在地里穿梭,学习黄精种植和管理技术等知识。
  “种植黄精的土壤一定要透气性好,土质要求肥沃,同时排水设施需要做得比较平缓……大家看一下这里的光照,树木要再剪一些枝,遮荫度不能太高。”市农科院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鲍康阜拿着话筒站在地里,向大家进行现场指导。
  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班,让青阳县杜村乡的黄精种植大户汪国丰长了不少见识。“我已经参加了很多次培训,这些年多亏市农科院对我们的指导,这种现场教学对我们很有借鉴作用,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今年,汪国丰的黄精种植基地育苗面积100余亩,种植面积1200余亩。近几年,在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的帮扶下,他逐渐扩大育苗和种植规模,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升。
  “这是我们围绕2023池州市粮食作物暨黄精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的跟踪服务之一。跟踪服务的形式有多种,本次主要是帮助黄精种植户提升种植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作物及黄精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助力黄精产业进一步发展。”市农科院副院长吴满霞表示。截至目前,我市九华黄精种植面积10.76万亩,预计今年底种植面积将达12万亩。
  如今,在我市像汪国丰这样的高素质农民越来越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截至目前,我市已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8次,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余人,预计今年全年将培育1900人。
  近年来,我市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
  “高素质农民培育,能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为农业生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吴满霞说,为让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农科院深入乡镇村组、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等地,分层分类遴选培育对象;培训过程严格要求,力求实效;培训结束后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帮助培训对象解决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