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海洋
今年以来,东至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文件精神,聚焦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着力实现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程度做到惠企便民。
改革驱动 ——
“一扇窗”能办“所有事”
小窗口服务大民生。该县以“综窗改革”为重要抓手,着眼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最小颗粒度”,全面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推动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目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1795件事项均已实现“综窗”综合受理。
告别“多头跑”“反复跑”,力争“只跑一次”,办事之路越缩越短。根据办理事项领域、办理流程关联度等,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将分散的部门“专窗”升级为综合业务“大综窗”。设置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主题综合窗口3个;设置分领域无差别化综合窗口6个,收录事项969项,其中常办事项600余项,自设立以来,共办件1200余件。
同时,全面完善“帮办代办”、“办不成事”反映等特色服务窗口运行模式,严格推行说“不”提级管理制度,设立“跑第二次”监督平台,成立涉企案件专业法官团队和警企联动专班,探索建立“首违免处”机制,依法“护航”企业发展。
数字赋能 ——
“一件事”实现“高效办”
“新项目审批流程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在哪里办理?进展情况如何……”重点项目种类多、周期长,项目管理中业务流程复杂。过去,一个新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审批环节繁复、材料多,让企业普遍犯难。
为切实解决项目审批效率低、落地难问题,该县上线“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围绕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全周期进行梳理,打造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导航”在手,清晰明了。企业可随时通过系统查看所需材料、办理流程、项目审批进度,政府可掌握全县重点项目整体情况,精准调度项目进展。
近年来,东至县充分运用数据共享,持续深化“一屏通办”,推动政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各类自助终端融合,目前安徽政务服务网全程网办率达99.99%。
从“人工受理、多次查询”到“数字赋能、即时办理”,办事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年金备案等11个事项由原来的210天压缩至192天,高频事项提速率近70%。坚持数字赋能,32项人社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形成涵盖5个部门127项“无感审批”事项清单,在政务服务终端上实现16个查询类事项“秒批秒办”。深化“五免之城”建设,制定“免申即享”清单171项,帮助514家企业兑现资金790余万元。
服务贴心 ——
既“便利办”又“暖心办”
“这项活动形式新颖,很接地气,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站式’办结三个部门关联的多项业务。”受邀参加活动的县政协委员汪芳说。
4月,由县税务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联合打造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服务工作专区正式启用。为保障专区顺利运行,三部门创新“局长交叉走流程”形式,同时邀请部分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参加“政府开放日”活动。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体验协作岗位的业务受理与办理流程,从参保登记到待遇享受,跟着办事群众全流程“陪同办”。通过体验不同部门业务办理,近距离了解窗口服务是否优化、办事流程是否精简、企业群众有何诉求,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深走实。
为优化政务服务办事流程,东至县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创新推出“科股长走流程”“我陪企业走流程”等活动,从细枝末节上找问题,从流程优化上找不足,针对性地收集并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并持续抓好问题整改督办落实。据统计,2022年至今,该县共发现并整改问题1386个,压缩办理时限115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