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2日
调解平台进“网格” 家庭矛盾不“出格”
本报讯(记者张敏)今年以来,市妇联积极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治宣传,依托“家格”小程序,织密基层婚姻家庭调解网络,建立多元化解平台,筑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屏障。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排查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159起,化解145起。
“在牛头山镇妇联的帮助下,2个小时内,我就拿到了孩子的抚养费。感谢妇联工作人员经常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法治宣传,让我们明白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日,贵池区牛头山镇居民小丽(化名)告诉记者。
今年5月初,牛头山镇妇联在日常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走访中发现:镇上某起离婚案件女方当事人小丽自今年初获得女儿抚养权后,没有及时收到男方在判决生效后给付孩子的抚养费。该镇妇联依托“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跨乡镇与男方所在基层妇联联系,积极协商调解,并通过“家格”小程序上报市妇联。经协商,小丽很快收到男方给付孩子的抚养费。“我们在与小丽交谈中发现,她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即使自己生活不易,还热切想帮助困难儿童。”牛头山镇妇联主席桂晓惠介绍,了解到小丽的诉求后,贵池区妇联积极帮助小丽联系了1名困难女童,让其结对成为一名“爱心妈妈”,小丽在受到帮助的同时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创新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是2024年度11件“法治为民办实事”实施项目之一。今年,市妇联联合市司法局在“秋浦智格”小程序中增设“家格”小程序,基层妇联主席、妇联执委、网格员通过登录该小程序,可及时上传开展法律宣传以及家庭走访摸排的婚姻家庭纠纷信息,上级妇联通过小程序能快捷掌握了解相关工作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实效性。
同时,市妇联注重培育和用好市婚调中心、贵池区“钱姐”工作室、东至县“和美”婚调室、石台县“宜室家”婚调室、青阳县“检察官妈妈”等婚姻家庭情感纠纷调解室,积极发展基层婚姻家庭调解工作。东至县尧渡镇梅林社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青阳县长龙社区“春风化雨”婚调室获评省级“皖家平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示范室。在682个村(社区)全面建立“妇女议事会”等基层维权站平台,让妇女群众参与解决处理身边的矛盾纠纷问题。
市妇联宣传部(权益部)部长、四级调研员杨玫表示:“今后,市妇联将充分发挥妇联干部、执委、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的作用,多方面建立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发现渠道,对发现的婚姻家庭纠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介入,及时调处。”
“在牛头山镇妇联的帮助下,2个小时内,我就拿到了孩子的抚养费。感谢妇联工作人员经常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法治宣传,让我们明白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日,贵池区牛头山镇居民小丽(化名)告诉记者。
今年5月初,牛头山镇妇联在日常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走访中发现:镇上某起离婚案件女方当事人小丽自今年初获得女儿抚养权后,没有及时收到男方在判决生效后给付孩子的抚养费。该镇妇联依托“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跨乡镇与男方所在基层妇联联系,积极协商调解,并通过“家格”小程序上报市妇联。经协商,小丽很快收到男方给付孩子的抚养费。“我们在与小丽交谈中发现,她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即使自己生活不易,还热切想帮助困难儿童。”牛头山镇妇联主席桂晓惠介绍,了解到小丽的诉求后,贵池区妇联积极帮助小丽联系了1名困难女童,让其结对成为一名“爱心妈妈”,小丽在受到帮助的同时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创新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是2024年度11件“法治为民办实事”实施项目之一。今年,市妇联联合市司法局在“秋浦智格”小程序中增设“家格”小程序,基层妇联主席、妇联执委、网格员通过登录该小程序,可及时上传开展法律宣传以及家庭走访摸排的婚姻家庭纠纷信息,上级妇联通过小程序能快捷掌握了解相关工作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实效性。
同时,市妇联注重培育和用好市婚调中心、贵池区“钱姐”工作室、东至县“和美”婚调室、石台县“宜室家”婚调室、青阳县“检察官妈妈”等婚姻家庭情感纠纷调解室,积极发展基层婚姻家庭调解工作。东至县尧渡镇梅林社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青阳县长龙社区“春风化雨”婚调室获评省级“皖家平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示范室。在682个村(社区)全面建立“妇女议事会”等基层维权站平台,让妇女群众参与解决处理身边的矛盾纠纷问题。
市妇联宣传部(权益部)部长、四级调研员杨玫表示:“今后,市妇联将充分发挥妇联干部、执委、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的作用,多方面建立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发现渠道,对发现的婚姻家庭纠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介入,及时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