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3日
安徽利安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新材料项目仅用一年多时间就顺利投产,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链”上发力 “锂”争上游
  □ 记者 王齐斌
  6月5日上午,走进安徽利安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紧盯各个电脑屏幕,随时记录各项数值,确保机器设备平稳有序运转。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忠新说:“目前,公司还处于试生产阶段,各生产系统联调联试已顺利完成,所有产品质量及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日均生产电子级碳酸甲乙酯100吨。”
  安徽利安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东至经开区,成立于2021年12月,注册资金1亿元,占地面积138亩,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项目是2023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5.2亿元,整体建成后能年产6万吨电子级碳酸甲乙酯锂电池电解液和2.63万吨甲醇新材料。
  “我们的产品因质量过硬,订单早已排满。不仅卖给园区企业安徽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还销往江浙等市场。”安徽利安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方介绍,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2亿元,税收1200万元。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5亿元,税收3600万元。
  近年来,东至经开区以培育百亿级锂电新材料产业链为目标,以“锂电池电解液新材料产业集群”品牌为载体,不断强“链”补“链”,推动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产品——利安德碳酸甲乙酯系列项目建成投产,“链”出园区锂电池电解液全生态圈新业态。
  深入安徽利安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全程见不到工人从事生产的画面。原来,该公司实施无人化、智慧化生产,生产区域仅有15名工人,分成三个班组,只需坐在中控室盯着生产设备,每隔两小时安排两名工人巡检一次,就可以保障生产车间安全生产。
  不仅做到智慧化生产,该公司的生产工艺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使用乙醇、碳酸二甲酯新型原料,利用新型固定床催化反应及常压高效分离技术,生产电子级产品,采用耦合节能及自热回收节能技术,综合能耗指标同类产品最低,生产工艺达到安全设计标准,属于绿色生产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利安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一期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于2024年5月投入试生产,前后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而同行业项目建设至少需要两年时间。项目建设如此神速,得益于东至经开区保姆式的服务,坚持跟踪服务落户企业项目推进的每个环节,不断优化全周期服务、强化全要素保障,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推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提速提效。
  “我对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满意,让我能够放心投资、安心生产。”陈方表示,他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等战略机遇,深度参与长三角锂电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合作,持续在“链”上发力,“锂”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