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27日
兴修水利 提升防汛“硬实力”
  □ 记者 潘选玮
  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位于池州经开区的江丰站拆除重建工程于今年主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主体施工,并于6月初正式开机运行。
  “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排涝能力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能够在2小时内有效调节圩内水位,使得内河水位平稳控制在7.5米左右。”江丰站拆除重建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叶昆介绍,进入主汛期以来,特别是前几日遭遇强降雨时,江丰站及时开机抽排,有效保障了圩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江丰站处于池州经开区同义圩江口排区,涉及梅龙和江口2个街道共8个行政村,排区内有5万人口、3万亩耕地,排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老江丰站有40余年历史,泵站水工结构损坏,电气设备老化,金属结构锈蚀变形严重,直接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泵站整体效益。”叶昆表示,重建后的江丰站设计泵站排涝标准为30年一遇,为Ⅲ等中型泵站。
  重大水利工程在防汛布局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市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着眼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大力实施“四大百亿”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今年,省水利厅下达我市投资计划水利项目140处,总投资43.1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水利工程项目133处,市县立项水利项目7处。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8.8亿元。
  前几日,记者走进九华河碧山段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只见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施工,确保工程早日完工、发挥效益。
  “自去年9月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争分夺秒赶施工进度,成功在今年汛期前完成闸室主体建设、防洪闸门安装,具备了防洪挡水功能。”南水北调(池州)水网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史陇俊告诉记者,该工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建成后将与左岸迎宾大道、右岸山地形成封闭防洪圈,以保障老城区安全。
  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汛减灾综合效益,全市各级水利部门逐一落实430座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并组建市级水利专家库,明确专家联系重点水利工程任务清单;印发《关于加强汛期河道拦河堰坝工程运行调度的通知》,全面完成排涝泵站、涵闸检修和调试,确保随时开启运行;成立5个检查组分赴基层一线,对全市水库、河道堤防等度汛隐患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和应急度汛举措,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
  “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安全屏障。”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丁贤臣表示,将紧紧抓牢水利建设这个“国之大者”,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夯实安澜水利、民生水利基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水利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