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进一步做实全市教体系统“铸魂育人”党建品牌,擦亮党建品牌底色,激发基层党建创新动能,提升基层党建品牌影响力,充分展示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即日起,本刊推出“全市教体系统基层党建品牌优秀案例巡展”栏目,对我市部分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党总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丰富“向善向上 全面育人”的党建品牌内涵,秉持“向善向上 适性成长”办学理念,凝聚广博力量,凝练品质品格,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学校。
品牌内涵
“向善”强调品德自觉,培养学生的善良、诚信和仁爱;“向上”鼓励担当有为、追求卓越,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围绕“全面育人”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融合提升,构建以党建文化为载体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背景与起因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总支委员7人、党员83人。学校党总支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融合“向善向上 适性成长”办学理念,凝练“向善向上全面育人”党建品牌,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指引教育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法与经验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堡垒根基。
健全领导机制。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组织书记、校长经常沟通等四项制度。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深化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完善党员先锋岗制度,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学校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深化理论武装。分层、分时、分块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研讨和实践活动,通过“六学”联动和党建工作提醒单,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事项、日日有收获”,推动理论教育走深走实,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基础。
强化党员意识。通过《党员手册》“六个一”活动项目对接党建“五联系”内容,开展志愿服务、困难帮扶、谈心谈话等活动,结合互动式研讨和案例分析,鼓励党员教师进行创新思考和教育实践探索。选树身边榜样6名,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83名党员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守护学生健康成长、联系包保困难学生等方面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铸魂赋能,推动教学革新。
创新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之中,开展红色故事分享、革命传统教育、党员辅导员进班级、红色教育主题月等特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深化社会实践。依托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社区、企业、共建学校合作机制,打造多元化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率达55%以上。
推动科创教育。建立双周教研机制,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打造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超过200余名学生参与课程学习,2023年4个科技创新项目荣获省级以上奖项。
推进多维育人,助力全面提升。
特色模式育人。创新实施“四融四化”育人模式,即党建工作与特色教育、德育、团建、班建紧密结合,实现团校课程主题化、自主化、仪式化、实践化。组织34个班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5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示范引领育人。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党建品牌“五课两活动”,不断提升党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2023年38名党员教师参与各学科教学大赛、论文评选等活动,多人获省、市级一等奖。3名党员教师主持两项省级和市级课题,推进“双减”效果不断提升。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创设“党员创新工作室”,每学年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4次,42名党员教师参与志愿活动。
传统文化育人。丰富文化活动,动态展示学生在学业、艺术、志愿服务等领域的优秀事迹,举办年度表彰、主题演讲、艺术展演等文化活动,营造以“向善向上”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
品牌成效
在学校党总支的引领下,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校园”“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书法)”“安徽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中国画)”。教师专业成长显著,在全国和省市优质课大赛中屡获佳绩,36位教师荣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教学创新不断进步,学校教师主持的1个省级、14个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实现学科全覆盖。学生屡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之星奖”“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特等奖”“全国最美中学生”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