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9日
全力以“复”按下汛后恢复“加速键”
![](/czrb/20240709/897f52c0cba0d783ec66e1ffbcfa319c_img_517_355_468_351.png)
图为农户们在汛后加强田间管理。
□ 通讯员王超 文/图
近期的洪涝灾害,造成东至部分农田被淹受损,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7月4日,在尧渡镇大庄村,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民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施药,促进作物恢复。
“今年雨水天气持续时间长,往年一个月前除草剂就下地了,现在只能加快速度,尽可能保障水稻长势。”正在陪同父亲喷洒农药的童济舟说道,他是一名90后“新农人”,和父亲一起建立了泓图家庭农场,天晴的第一天就赶忙开始清除水田杂草,以免贻误农时。
余根焕是附近有名的种粮大户,他承包的860亩农田长势良好,汛期没有给庄稼造成太大的影响。据他介绍,今年农田受涝后,村里立即组织人力清理疏通排水系统,水库蓄水有余,没有过多排水进入下游农田,涝害损失较轻。
“今年汛期我们密切关注下游农田的受灾情况,值班人员24小时巡查虎形口水库的动态,确保蓄水排放及时,全力预防积水内涝。”大庄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晓生表示,“天晴后,农技人员立即查看各农场内的水稻长势,指导田间清理、科学合理追肥等,同时适当减缓水库排水量,为接下来的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保障,避免‘涝旱交替’造成损失。”
在位于毛田村泽潭圩的国邦家庭农场内,种植大户陈长根正在安排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雨水一停,我们就赶紧开始恢复生产,新修建的大坝对这片1200亩的高标准农田保护力度很强,今年产量不会有太大影响。”陈长根对此信心满满。
据统计,尧渡镇沿湖沿河低洼地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余亩,32个村(社区)主动号召农户对沿河受灾的农作物等开展生产自救,18名科技特派员全员出动,指导开展扶苗、清沟渠等作业,力争把受灾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长江水位、尧渡河水位仍然处于高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河段值守人员仍坚守岗位。“尧渡河县城流域共有15个24小时值守点位,我们配合县直部门在泽潭圩等关键点位安排轮班巡查。雨歇人不歇,我们要确保安全度汛,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尧渡镇副镇长檀骏说道。
据悉,东至县防汛形势仍然严峻,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依然很高,全县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尚未解除,各地区在加强巡堤查险、及时排险的同时,陆续投入到汛后恢复工作中。这几日,尧渡镇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冒高温、战酷暑,结合路段清淤排水、倒伏树木清理、设施损坏修复、消杀等工作,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实的举措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