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3日
榉根关古徽道:昔日繁荣徽商的见证者

  □ 记者 潘欢欢

  炎炎夏日,走在榉根关古徽道的青石板台阶上,古木郁郁葱葱,山野清新如洗,顿觉凉爽惬意。

  这条全长7.5公里的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始建于唐代,古称“徽饶通衢”,是古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在古代,这里是徽州商人外出经商的山间通道,是当时商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石台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孙卉介绍,作为对外的主要通道之一,它见证了当年徽商发展的奇迹,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古徽道沿线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在石台县仙寓镇古徽道入口至榉根岭段,记者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铜铸人物、马匹等,重现当年的场景,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当年徽商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氛围。

  在保护中发展,发展更具底蕴;在发展中保护,保护激发活力。2004年10月,榉根关古徽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历史瑰宝,当地政府一直在努力。2019年,石台县向上争取资金480万元,对榉根关古徽道护坝、排水等区域进行修缮。2021年,石台县文物管理所委托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石台县榉根关古徽道文物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强榉根关古徽道保护。

  前不久,榉根关古徽道成功入选安徽省推出的十大文物主题游径——“道行天下”安徽古道文物主题游径。如今,榉根关古徽道与周边的秋浦河怪潭漂流、百丈崖攀岩等景点已经成为驴友探险游、自驾游的热门打卡地。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来清理这条古徽道上的杂草和枯枝败叶,以保持道路的整洁和畅通。”7月4日上午,仙寓镇柯田村几名村民正在清理古徽道,他们仔细地把枯枝、杂草清理干净。不远处,54岁的钱冬梅正在自家农家乐的厨房里忙碌着。“石台一品锅、小河鱼、绿色蔬菜等是我家的特色菜,很多游客专程从上海、浙江过来,看看我们的古徽道,品尝地道的农家饭。沾了古徽道的光,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啦!”钱冬梅乐呵呵地说。

  唤醒沉睡的古道,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复兴古老线路带动乡村振兴。“今年,我们已经制定出榉根关古徽道保护性修缮方案,正积极争取资金,对关隘、条石道路、挡土墙、古亭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力争今年开工。”孙卉说,修缮过程中,不仅会注重古道生态、景观系统,还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相融合,挖掘出古徽道新价值,构建文化旅游与三次产业全链条贯通、全过程融合、全要素参与的产业生态系统,让榉根关古徽道这颗明珠再次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