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13日
做万千乡亲的“医靠”

  □ 记者 刘方婷 徐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人才“百花齐放”。乡村医生,作为服务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亦是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3年6月,池州首批37名大学生村医正式上岗。一年来,他们扎根农村,担当尽责,正逐渐成长为乡亲们身边的“医靠”。

  “一系列优惠政策,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

  “爷爷,您哪里不舒服?”“怕是受了凉,咳个不停!”

  ……

  听诊、记录、配药,是23岁村医林琴的日常。虽然脸庞犹显稚嫩,但“努力做好”是她内心的坚持。

  “离家近、有编制,吸引我报考了大学生村医定向委培计划。”林琴告诉记者,她在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3年,政府每年补助生活费和学费。毕业后,按照定向委培协议,最少要当6年乡村医生。

  2023年,家在贵池区牌楼镇的林琴,被分配到唐田镇吴田村卫生室,负责辖区2000多人的身体健康。此前,村卫生室由52岁的老村医张贵宝独自坚守了15年。

  人生地不熟,初来乍到,困难不少。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伢,能看好病?”村民们有些怀疑。

  “必须做好这份工作。”林琴暗下决心。

  为了更快熟悉村民的健康状况,林琴住到了吴田村的亲戚家。只要有空,她就往各个村民组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重点人群随访。“如今,谁的身体不舒服,用的什么药,我都一清二楚。”

  今年6月,吴田村的冯奶奶因腹痛被家人送到吴田村卫生室,声称自己吃坏了肚子。林琴细心观察后,认为老人情况比较严重,需立即送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从医院康复后,冯奶奶逢人便说:“原来是部分肠坏死,幸亏送医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随着和群众越走越近、越来越亲,林琴觉得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前些天我刚参加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按照政策,取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后,不仅有补贴,还有机会到乡镇甚至县级医院工作,这一系列政策都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林琴告诉记者,接下来,她将不断钻研医术,希望无愧村民对她的信任。

  “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7月8日,天刚蒙蒙亮,沈轩就出门了。作为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毛坦两村的村医,他当天的任务是到30公里外的毛坦村平坑组巡诊。

  “血糖仍然偏高,一定要按时服药。”在村民方春香家中,沈轩利索地为她测血糖,向她解释血糖过高的危害,并劝导她平时少吃多餐,加强锻炼。

  河口村卫生室曾有位村医,几年前离开后,当地村民看病能去的最近地方便是10公里外的七都镇卫生院。沈轩是石台县七都镇人,去年回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医。“来卫生室前,我以为我的工作是坐在那里等病人上门,后来才发现,更多需要的是自己走出去。”

  河口、毛坦两村常住人口近千名,分散居住在大山之中,有的地方连信号都没有。一有时间,沈轩就背着药箱,骑着电动车下村入户,为村民看病送药。一年下来,他的电动车行驶逾4700公里,为772位村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

  然而,对沈轩来说,路途遥远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改变村民“小病拖、大病扛、慢性病不用管”的观念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因此,他平时以和村民话健康为己任,致力增强村民健康意识。

  如今,遇到头疼脑热、腰腿疼痛等问题,村民们都乐意找沈轩。“小沈做事认真、待人热情,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方春香笑道。

  沈轩的家距离河口村卫生室有10公里,为了晚上能多学些医学知识,最近他干脆住在了村卫生室。“目前,希望能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以后只要大伙需要,我将一直坚守在这里。”沈轩说。

  让定向村医留得住干得好

  在池州,像林琴、沈轩这样的大学生村医还有很多。

  为了全面提升村医队伍素质和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20年,我市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大学生村医上学期间由市财政补助学费和住宿费。毕业后“乡聘村用”,安排到村卫生室工作。2023年,首批37名大学生村医步入工作岗位。今年,又有86名大学生村医即将到岗。

  把大学生吸引过来,只是“引凤”的第一步。要将这股“新鲜血液”留下、用好,编制、收入和发展等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市明确村卫生室逐渐由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运行经费给予财政补贴,为在岗村医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按月发放交通补助等。同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服务期满后,可继续签约在村卫生室工作,乡镇卫生院或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公开招聘编制内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聘用。为了让大学生村医尽快独当一面,我市自2023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着力培养村民健康的“守门人”,已委托培养160人。

  如今,第一批大学生村医有85%以上选择留下来发光发热,成为基层医疗队伍的新生力量。

  “日前,我市成立全省首家乡村医师学院,旨在更好探索乡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模式。”据市卫生健康委宣教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我市将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力争到2026年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村医,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