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孙梦晨
日前,省林业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敲定了省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试点名单,池州市位列其中。“以竹代塑”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坐落在贵池区的安徽鸿叶集团却已抢先一步贯彻落实,为贵池近15万亩毛竹找到了“用武之地”,闯出了一条“以竹代塑”绿色发展新路径。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池州高新区的安徽鸿叶集团,车间里机器轰鸣,竹吸管、拼接筷等“以竹代塑”产品正从各生产线源源不断地“流出”。
在该企业竹制循环产业园内,一个“庞然大物”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大量的竹产品加工废料进入这个设备将重新‘变’成竹制品原料、绿色蒸汽、环保竹炭,没有一点浪费。”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德震介绍。
原来,这个“大家伙”是安徽鸿叶集团和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强强联手,依托各自专业优势推出的全竹资源化热解成套设备,不久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此举让鸿叶集团推动竹资源高效利用迈出重要一步。
据了解,该套设备可对竹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竹废料进行高温热解,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作为热源产生蒸汽,对竹制品进行烘干,竹废料则变成了高品质的竹炭。可谓是一根毛竹进厂区,“吃干榨尽”皆成品。
杨德震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过去,剩余的竹废料只能以300元/吨处理,而刚刚投产的5万吨/年竹废料综合处理项目,每年可“吞”进5万吨原竹,利用率为30%,剩余的竹废料可制成8000吨高品质竹炭,1吨炭可卖到4000元,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蒸汽再利用还能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任何污染。”杨德震说,当传统的竹与创新的科技相“碰撞”,将一根“小竹子”的利用值和附加值发挥到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召开的2024首届“以竹代塑”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安徽鸿叶集团、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池州高新区三方共同签署了50个年产5万吨竹智能循环产业园项目的合作协议,5万吨/年竹废料综合处理项目将作为一个“贵池样板”不断被其他竹资源丰富地区“复制”。目前,鸿叶集团已与不少地区缔结合作,与贵池同模式的竹智能循环产业园正在黄山市徽州区、宣城市泾县等地加速落地中。
从长在深山“人未识”到漂洋过海“天下知”,经过30余年的发展,鸿叶集团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竹签、竹筷、竹吸管三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发展成为我国竹吸管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竹吸管等竹制品已远销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底,该公司还作为国内唯一的民营企业,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向世界分享“以竹代塑”贵池经验。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鸿叶集团实现产值5亿元,完成出口3000万美元。“我们将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向科技创新要发展、要效益。同时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努力把资源丰富的‘绿竹林’变成产业致富的‘金饭碗’,助力贵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杨德震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