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30日
因地制宜“绣”出城市方寸之美
□ 梁修明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口袋公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遵循原则、场地选择、布局要求、规模功能、设计营造、活动场地、绿化种植、文化展示、安全保障、管理维护等相关制度规范,对科学推进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细胞”,是“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可进入、可参与、可使用、可亲近的便捷城市绿色活动空间和公共休憩场地。
  可以说,因地制宜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对于优化城市绿色布局、改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体系、打造多元化公园活动场景、厚植城市发展品位、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等需求,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不少城市遵循“因地制宜、便民亲民、安全舒适、节俭务实、共建共享”的原则,或实施城市更新,或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或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完善规划布局建设口袋公园,为市民群众打造了更多在家门口就能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多元活动场所,深受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少城市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城市里的公园绿地、公共休憩空间场地尤为稀缺。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精准补齐短板弱项,不仅考验着一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智慧和能力,也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温度和民生温情。
  口袋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具体实践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公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倾听群众建议和心声,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参与公园选址、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
  守正创新是建设口袋公园尤需秉持的工作方法。比如,《指南》就明确提出,“充分尊重和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和植被,突出地域文脉特征,形成‘一园一品’景观格局。”“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建设管理机制”“鼓励结合古树名木、古桥古井等历史遗存保护建设口袋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范围内建设的口袋公园,要注重与历史风貌环境的协调统一。”
  这启示我们,建设好口袋公园必须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在创新中打造亮点、塑造品牌,构建布局均衡、配套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口袋公园体系。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地,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市民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和优化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新建改建一批规划布局科学、主题特色明显、服务功能多元的口袋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成为周边市民群众的热门打卡地,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分建设,七分管养。
  管养是口袋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并落实好日常维护管养制度和标准要求,进一步明确管养单位和责任人工作职责,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做好园容卫生、绿化养护、设施管理、日常巡查、安全管理等工作,切实保障口袋公园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运营,努力打造更多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