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05日
2018年以来,贵池区大唐矿业有限公司响应“千企帮千村”号召、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村企联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青梅种植基地——
村企双向奔赴 绘制“梅”好蓝图
  □ 记者 王齐斌
  7月23日上午,贵池区梅街镇长垅村青梅基地,漫山遍野的青梅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愈发葱茏。
  长垅村坐落在群山之中,被当地村民戏称为“三山夹一垅”。全村共有557户1833人,耕地仅有1825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位置偏远的山区村。
  2018年10月底,贵池区大唐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矿业”)响应“千企帮千村”号召,定向投资500万元帮扶长垅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公司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与长垅村联手打造一个惠民、利民、富民的青梅种植基地。
  项目落地之初,村企共建的思路让不少村民心存疑虑,导致土地流转环节进展缓慢。公司董事长李建村主动与村两委沟通,商量对策。“我们带上土地流转金,一户户量地测算,村民现场领钱。看到我们真心做事,村民们开始积极配合。当年,我们便流转闲置山场、荒地800余亩。”李建村说。
  为促进青梅基地可持续性发展,大唐矿业联系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程、全方位向基地提供种植技术;与池州市上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委托管护合同,由梅街镇政府、长垅村村委会实行监督管理。在多方力量支持下,2019年春季,该基地首批350亩青梅落地生根。
  正当长垅村准备继续扩大青梅种植规模时,极端干旱天气导致青梅基地大批幼苗枯死,接踵而至的病虫害又让青梅基地雪上加霜。面对发展困境,长垅村两委没有气馁,带领村民积极补救。干旱过后,大唐矿业又拿出资金,重新进行苗木补栽。2020年,第二批520亩青梅开始种植。
  2021年,“千企帮千村”帮扶行动收官后,大唐矿业又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对长垅村青梅基地给予支持。经过村企多年携手耕耘,小小青梅果成为大产业。2023年,大唐矿业完成投入395.7万元,长垅村青梅基地青梅种植面积达870亩、3.48万株。当年,第一批种植的350亩青梅进入采摘期,采摘鲜果6000多公斤。“预计青梅进入丰产期后,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以收购保护价2元/公斤计算,每亩最低经济收入2000元。”长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桂秋生介绍。
  据了解,通过青梅基地建设,长垅村村民获土地流转收益164万元,每年带动劳务用工50人左右,年均务工增收25万余元。“青梅基地落户后,我家收到土地流转金4万元,我负责基地日常管护,每年收入超过3万元,在家门口能找到这样的工作,我很满意。”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柯昌喜说。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矿业与长垅村签订合作协议,青梅基地未来收益的40%归村集体所有、40%归大唐矿业所有、20%用于救助因病或家庭因突发情况陷入困境的村民,彰显了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是一家从事矿山生产经营的企业,将荒山打造成青梅基地,真正做到了取之于山、用之于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未来,我们将依托青梅基地,打造青梅观光采摘园,逐步发展青梅深加工,提高青梅附加值,让农旅融合结出更多‘梅’好致富果。”李建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