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孙梦晨 朱智光
自2022年4月15日贵池区检察院成立“老娘舅”护企工作室以来,该院把如何当好“老娘舅”挂在了心上,潜心研究如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真心实意把企业的麻烦事当作自己的心头事,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家人”。
安商 ——
依法“松绑”有温度
“感谢你们考虑民营企业实际情况,我一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接受改造,认真经营企业。”日前,涉企社区矫正对象何某办完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手续后激动地说。
作为一家民营船舶企业负责人的何某正依法在贵池区接受社区矫正,但由于货物运输等原因,何某需要经常往返于池州、上海、武汉等地,因请假外出标准严格,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便。“这段时间企业经营已经陷入了困境。”何某忧心忡忡地说道。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区检察院联合区司法局,细致论证后全面评估其矫正表现、企业经营需求等情况,经过检察听证会的共同评议,同意何某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申请。兼具法度和温度的监管措施,真正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及其企业纾了困、解了忧。
这是区检察院为社区矫正对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中的一个案例。近年来,该院在确保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规范开展的前提下,依法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经营难题,既维护了刑罚执行的“刚性”,又体现了检察监督的“柔性”,实现依法矫正和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双赢”。
护企 ——
“宽严相济”有力度
近日,几位检察官走进位于该区的某矿业企业,一片绿意扑面而来,曾经因非法开采留下的“累累伤疤”,通过种草复绿已基本完成植被覆盖。
企业负责人任某看见检察官们十分激动,颇有感触地说道:“企业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现状,得益于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今后我们一定吸取教训,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去年,该企业及负责人任某等人因涉嫌非法采矿导致生态资源环境破坏被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审阅全部案件材料后了解到,该企业发展前景较好,还带动了周边不少群众就业,一诉了之,企业只能关门歇业。
由于任某等人犯罪情节轻微且认罪悔罪态度较好,还立即启动了补植复绿的整改“按钮”,并缴纳了生态环境损害费用,最终该院依法对涉案人员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处理,并终结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诉前审查。
近年来,该院持续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穿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中,2023年至今,该院对涉企案件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23件29人,在法治轨道上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企 ——
“把脉问诊”有深度
“企业最近经营状况怎么样啊?有没有需要检察机关能帮忙解决的问题?”日前,检察官们一走进安徽圣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便开门见山地问道,经常性的“走亲戚”让他们和该企业不少工作人员都已相当熟络。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对于检察官常态化“走亲戚”,为企业发展“把脉支招”,陈志康十分感谢:“检察官已经多次来我们企业送法治知识‘大礼包’,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助企发展等方面给足了法律建议,对我们来说特别实用!”
近年来,贵池区检察院“内外兼修”,一方面依法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另一方面则常态化深入企业一线,积极回应企业法治需求,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为让企业心声和诉求直达检察机关,2023年以来,贵池区检察院先后在贵池区工商联和池州高新区挂牌“检小助”工作站,搭建面向企业的检察服务驻地,并与“老娘舅”护企工作室双线推进,以多种形式为企业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把准企业需求推动普法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