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溪河,一条美丽的河,我心中的温柔乡。
在我记忆的深处,有一条河流静静流淌,它就是家乡的清溪河。清溪河穿池州城而过,每当我闭上眼睛,那清澈的河水、潺潺的水声和岸边成荫的绿树,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清溪河不仅是家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我孩子童年时光的见证者,承载着我对家乡无尽的爱恋。正如诗仙李白的《清溪行》诗中所言:“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春天,清溪河两岸嫩绿的柳条随风起舞,河岸边的鲜花竞相开放,像是在迎接春天的到来。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游人沐浴着阳光,迎着春风,欣赏着河两岸的鲜花。人在岸边走,鸟在柳中穿。整个河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夏天,河边的柳树为散步的人们提供了一片凉爽的绿荫。清晨孩子们在河边嬉戏,大人们则在树荫下纳凉,有的跳舞,有的舞剑打太极拳,有的打乒乓或羽毛球。享受着夏日的悠闲。夜晚,清溪河的两岸的蝉鸣声、蛙声、孩子们的喧闹声,市民们跳舞时播放的音乐声汇成了一首首交响曲。萤火虫在河边飞舞,为清溪河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秋天,清溪河的宁静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落叶随风飘落在河面上,随着水流缓缓漂流,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秋霜散发着寒凉的气息,它将河边树和灌木上的叶子染得五彩缤纷,有的金黄,有的粉红,有的黄红相间……与清溪河的碧水相映成趣。深秋,饱满的情思,依然诱惑着我在每一个日子里,自觉或不自觉来到清溪河畔观赏着清溪河的美景。虽闻不到春天里的花香,看不见那花丛中飘忽的蝶影。而我却带着小儿子走在清溪河的岸边欣赏罗城路秋日里的美景。曾经跋山涉水寻秋景,岂知家门口的风景也如此迷人。
冬天,清溪河的静谧与周围的白雪皑皑形成鲜明对比。河面偶尔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但河水依旧在冰下静静流淌,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清溪河在冬天的时候,有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河边的树木,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繁华,但却展现出另一种沉静的美。树叶有时被雪覆盖,像是挂满珍珠和琥珀。每当阳光照射下来,树叶上的雪就会闪烁出迷人的光彩。清溪河冬天的美,是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美。它让人感到宁静,让人感到安详,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这是一种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让人生活得到启迪的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溪河也展现出了它的现代面貌。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清溪河的美丽,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善。清溪河周边的民宿、餐馆和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清溪河也是文化之河,清溪河畔有一面清溪诗画墙,墙壁上雕刻着自唐以来李白、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苏轼、岳飞、黄庭坚、李清照、杨万里、梅尧臣、文天祥等历代名人咏叹池州的诗画,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沿着清溪河边徐徐展开。市民和国外地游客边欣赏清溪河旖旎的风光,边朗诵着历代名人的诗词歌赋。正如诗仙李白的《清溪行》及其《秋浦歌十七首》,写尽清溪河水的清澈与两岸迷人的风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寻着李白的足迹,上秋浦,游清溪,如醉如痴。清溪河也因此成为池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清溪河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它更是我心中的温柔乡。每当我站在河边,看着那清澈的河水,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我的儿子从会走路开始就在河边玩耍,清溪河见证了孩子成长,也见证了家乡的变化。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不腐万古诗”,如今的清溪河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已将古时的“南湖烟柳”“古城遗风”“诗韵飘逸”“百牙晓月”“贵口扬帆”五大景区串联了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清溪河,这条家乡的河流,它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池州生态的守护者,是池州发展的见证者,是池州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清溪河在我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改变。它是我永远的温柔乡,是我心中最美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