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6日
“大交通”铺就高质量发展“腾飞路”

  □ 通讯员朱苏琴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近年来,青阳县以“大交通”综合体系建设为引领,积极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如今,青阳县境内道路宽阔平坦、路网四通八达、高铁风驰电掣、车辆川流不息,交通运输业呈蓬勃发展态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路网纵横,质速并进

  近年来,青阳县围绕城市和高铁核心、产业核心、旅游核心三大核心,强化东西、南北两大主轴,依托九华山旅游发展核心打造一条旅游环线,促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航空、水运、廊道6个维度全面发展,强化衔接协调,着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今年4月26日,池黄高铁首班列车从九华山站发车,标志着青阳县正式驶入“高铁时代”。“现在,‘家门口’就有高铁站,到合肥、南京只要一个多小时,到杭州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太方便了!”市民王先生高兴地说。池黄高铁的开通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利,对推动青阳文旅产业发展、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推动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为抓手,是青阳县实现交通破局的关键之举。截至目前,S358青阳至红石公路改建工程进度已过半,S219青阳蛤蟆岭至石台六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稳步推进,S40宁国至枞阳高速公路(青阳段)、S609高源至柯村公路(天华大道)及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青阳县外联内畅的路网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交邮”融合,破圈出彩

  在杨田镇乡村振兴创业园,九华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打包速冻的皖南土鸡。据该公司负责人周玉吉介绍,得益于“交邮”融合发展,公司生产的农产品已实现最快24小时内配送至全国八成地区的家庭,去年公司农产品销售总额8200万元,皖南土鸡、九华黄精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增收。

  为打通“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双向运输,青阳县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形成“资源整合+快递联合+站点(网点)覆盖”的共配模式,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乡镇综合服务站3个、村级综合服务点120个,实现了农村物流服务点村级全覆盖。同时,整合全县39条乡村公交线路和120个快递服务网点,开通6条客货邮合作线路,利用客流量较少的时间点运送快递,每个班线月新增营收2000余元。

  乡村道路是农业生产的“快车道”,更是村民实现产业致富的“大通道”。近年来,青阳县重点推进农村公路深度通达,加强农村公路与干线路网的衔接,形成覆盖广泛、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网,为乡村振兴提供交通运输的重要保障。2024年,青阳县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29.923公里、联网路2.59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374公里、安防设施提升工程11.47公里,农村公路养护65.3公里,省道危旧桥梁改造2座。

  “交旅”融合,绿色发展

  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走。沿着大九华环线自驾游,既能领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九子岩景区、莲峰云海景区等地景观,又可观赏将军湖、芙蓉湖、青通河等水域风光,还能体验青阳腔、青阳民歌、陵阳百家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味九华黄精、九华素食、陵阳豆干等特色美食……

  近年来,青阳县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提升县内公路等级,优化公共交通布局,有效串联了县内各大旅游景区,形成了“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格局,让游客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能够深度体验青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

  据了解,青阳县将继续深化交通建设,探索更多创新路径,勾画好美丽青阳的“交通工笔画”,串联起百姓心中的“诗和远方”,助力书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