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7日
“三化、三微、三助”推进党建与学校发展同提升
——中共东至县至德小学总支部委员会党建品牌创建案例

  东至县至德小学党总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品牌内涵

  学校党总支探索出“固本强基、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三步走的党建工作新路径,推动“三化”建设,运用“三微”举措,实行“三助”模式,党建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双向提升。

  背景起因

  党总支下设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64人,党员教师中获得市级骨干及以上荣誉者占比90%。针对党建基础不牢固、组织生活创新不足、党员先锋作用不突显等问题,党总支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教育发展推动党建提升的新格局和新特色。

  经验做法

  推动“三化”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制度化管理。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结合党建工作实践,先后出台《至德小学党员微讲坛活动制度》《至德小学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至德小学党支部党员示范岗积分制度》等12项制度,以制度创新夯实组织发展基础。

  标准化阵地。投入80余万元,创设学校党员教师心理咨询室、党史文化长廊、红色党建橱窗、先锋模范墙、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等。突出红色元素,强化党性教育功能,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

  专业化队伍。累计开展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美德标兵、十佳教师、敬业标兵等“示范岗”评比活动38次,拓展评比广度,收集社会各界建议等40条,让身边党员教师典型感召更多教师见贤思齐,激发教师们爱党爱国爱校热情,练就过硬本领,锻造过硬队伍。

  运用“三微”举措,增强组织功能

  开设“微讲坛”,在分享中收获。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总支每月定期开展“微讲坛”活动,3个党支部每月安排6名党员轮流登台主讲,讲党史国史、上专题党课、谈思想感悟,3年30多期“微讲坛”,以互动的形式促进全体党员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共提升。

  开展“微比看”,在引领中成长。建立学校优质师资资源库,将学校56名市级学科带头人纳入管理。组建由党员名师程桂芳担当领衔的“劳模工作室”,创建由学校授牌的9个市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成立由校党总支牵头的党员名师宣讲团。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名师结对帮扶年轻教师、后备干部100余名,每学期开展党员“比务实,看成效;比创新,看亮点;比学习,看提升”活动,5年40余次“微比看”活动,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开创“微共建”,在结对中提升。组建教师志愿服务队,每学期组织30多名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偏远乡镇学校开展“微共建”活动,累计开展活动50余次。通过上专题党课、作培训讲座、开展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等,实行支部联动、党员连心、活动共办,促进偏远薄弱学校教师素养与办学水平双提升。

  实行“三助”模式,引领特色发展

  助力乡村联盟学校。组织30余名党员教师为泥溪、花园、木塔等地结对帮扶联盟学校的教师开展专题授课和示范教学,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助力联盟学校发展。

  助力留守和特殊家庭儿童发展。安排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本校、胜利镇江心洲民族学校、青山中心学校等10所学校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提供服务,开展心理辅导、爱心捐赠、文艺表演、互动游戏等活动20多场次,覆盖300余人,用真情和行动温暖留守和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田。

  助力社会和谐发展。在创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整治中,先后有90余名党员教师走进社区、走上街道,开展每月一次的“清白”活动;以党建引领高岭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组织党员教师200余人次参与整治“一户多宅”、协助整治无功能建筑等实事18件,为“山水升金、和美东至”作出积极贡献。

  品牌成效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全国足球运动特色学校、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安徽省翻转课堂实验学校、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池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池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池州市最干净校园、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池州市课后服务示范校等30余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