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07日
近年来,学校教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特色教学方法,与学生一同探索知识的奥秘——
市第十中学: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让特色课堂更精彩

  □ 记者 汪玉

  新学期伊始,初秋的阳光依然炙热。池州市第十中学校园里,琅琅书声、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动人的青春交响曲。该校建校时间不长,却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师生们共同书写着“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故事。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在该校副校长喻贵明看来,全校教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特色教学方法,与学生一同探索知识的奥秘,这种陪伴式的教育模式正是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秘诀。

  开学第一天,70后物理老师何池国与新授课班级学生首次见面。各种昆虫怎么发声的?天空中的十个太阳真的需要后羿来射吗?家里的燃气灶也藏着闪电的秘密……课堂上,810班的学生们被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深深吸引。“物理学平凡而伟大,普遍而神奇,你们所有的疑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答案哟。”充分吊足学生的“胃口”后,何池国转入“正题”。

  何池国拥有近30年的教学经验。在他看来,物理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可见物理现象,通过大量的实例,以幽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拉近他们与学科的距离。”何池国的教案中,汇集了他精心收集和设计的各种例子,这些例子常常让学生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满脸疑惑。就这样,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学会了观察生活的细节,更深刻理解了物理学的魅力。

  教学楼四楼911班教室里,阔别学生一个暑假的英语老师陈玲,正用一段自制的短视频迎接她的这群“宝子们”。“宝子们”是陈玲对学生的爱称,而学生们则亲切地称呼她为“Emma姐”。

  陈玲是“85后”,擅长用不同的短视频导入课堂,在抖音上拥有5.5万名粉丝。“希望通过这些短视频能给学生们提神醒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陈玲说,视频展示只是教学的序曲,课堂上与各种让学生走神的因素争夺注意力,是她的重要任务。

  “国乒选手马龙被称为六边形战士,你们认为在英语学习中的‘六边形’,都需要哪些能力呢?”说话间,一张张六边形卡片发放到学生手中,陈玲以此为话题,穿梭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用英语开始分享。在陈玲的课堂上,学生待在讲台上的时间,比老师要多很多。“一次次的分享,让我对英语的学习,从胆怯走向了自信。”911班学生钟一鸣说。

  下午4时,“90后”道德与法治老师汤鲍平背上扩音器,意气风发地走出办公室,奔赴他的“舞台”。

  在702班教室里,汤鲍平的问题接连不断。“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身上有哪些优点与缺点呢……”汤鲍平频繁地穿梭在教室里,每当有学生举手,他便大步流星地走到学生身边,或以鼓励的眼神对视,或与学生并肩看向黑板,用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我喜欢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信服你、亲近你,陪伴他们去追逐知识。”汤鲍平说。

  汤鲍平有一个特别的技能——随口说出一个知识点,就能立刻报出课本上的页码。每个知识点,他都能迅速通过板书展示。“对课本再熟悉不过,坚持备课会常备常新,上课坚持板书,也是思考的过程。”汤鲍平认为,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与他们共情,是他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

  上述三位不同年代的教师,是市第十中学多年来打造特色教学教师队伍的“主角”。近年来,该校屡获殊荣——教师们在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各类教育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个教研组和教师个人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和教研工作者,学生们在各类比赛中表现优异,赢得众多奖项,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是美好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努力让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出彩的机会。”正如喻贵明所期待的,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大的人生舞台,继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