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0日
又见老师
江资文
  二十六年了,他还是那么俊朗,且比过去更成熟、更有男子汉的魅力。
  那一年,在去张溪采风的路上,听说洪老师也来。我兴奋、期待。文朋诗友相聚在张溪财政所。在人群中,我寻觅着,想象着洪老师的模样。他还记得我吗?我能认出他吗?朋友重逢,大家互相热情问候,在热闹的氛围中,我听见一个熟悉的具有磁性的声音,循声望去,那身材,那容貌与我记忆相差无几。对,就是他!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洪德胜。我赶紧走上前,紧紧握住洪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洪老师,您好,您还记得我吗?”他思忖了片刻,而后叫出了我的名字。
  时光荏苒,但抹不去我的记忆。至今,初中生活历历在目。记得1982年9月1日开学报到的那天,我怀着对新校园、新起点的憧憬,兴高采烈地前往高山中学。在一段林荫道上,我遇见了两个年轻人。一个身材魁梧;一个略显清瘦,戴着一副小眼镜。两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他们都背着包,手提着装有篮球的网兜,我想这两个人应该是老师!我跟在他们身后,到校办理了报到手续。第二天正式上课了,没想到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就遇见那个身材略显清瘦、戴着一副小眼镜的老师!他教我们语文课,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呢,真是缘分!听他自我介绍,得知他叫洪德胜,刚大学毕业,分配到高山中学任教。以后我们亲切地叫他洪老师。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被洪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所征服。在很多同学的心目中,语文是一门乏味的学科,但洪老师将语文课上得有风趣,每节课都为我们添加了“调味剂”,让我们学而不厌。洪老师嗓音具有磁性,每当他读起课文来,文中所抒发的感情会随着他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流淌出来。此时,教室里很静,静得出奇。同学们凝神屏息,陶醉在语文老师那富有磁性的抑扬顿挫的讲解中,优美的语句经老师朗读,更富有意境。沉浸其间的同学们侧耳聆听,无不被他折服。在我们心目中,洪老师学识渊博。听说,他在上学的时候被封为“中文系小才子”,工作以后被我们奉为“百科全书”。课堂上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在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其“功力”可见不一斑。洪老师教学方法新颖独特,一上课,同学们便被他精心设计的“圈套”给套牢了,思维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走。当我们发现的时候,估计已经“上当”了。情景展现,妙趣横生;环节设置,丝丝入扣;方法指导,循循善诱。许多不爱语文的同学都在洪老师这里治好了“顽疾”。因为他,我更加喜爱语文课。他经常把我写的作文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而且叫我站起来,接受同学们的注目礼,使我备受感动。那时我想,写好一篇作文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洪老师在高山中学教了3年。我们觉得很幸运,他是唯一从初一教到初三的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更换频繁。后来,他和在县城工作的爱人结了婚,随即调到县城工作。我们也各奔东西继续求学。我在工作期间,试图找洪老师叙叙旧,略表谢意,但未能如愿。洪老师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人,我想我对文字的偏爱和感觉一定打上了他的烙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他影响了我以及我们班许多同学后来的生活道路和职业兴趣,有不少同学从事了教育工作。
  洪老师在县城工作,虽然繁忙,但从未放弃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不少作品发表在各大报纸上,我最欣赏他一首首蕴含哲理的散文诗,通俗,却不乏深度,自然递进,层层铺砌。他通过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感知,写出了一篇篇人类回归自然、珍爱生命的力作。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在变化着,不变的是那曾经深深打动过我的原初的情感和景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我认为:师生之间的故事,永远是漫漫人生中一道风味独具的珍馐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