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20日
王建康:用为民“初心”换群众“舒心”
  □ 记者 陆寒芳
  “多亏村两委引进的菊花产业,我们夫妻俩才有了份稳定收入,也增添了致富的信心!”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村民钱长松早年因意外致残,靠着在村里的菊花基地务工,不仅摘了贫困帽子,还成功经营了一家百货商店,日子越过越红火。
  元潘村菊花产业的引进,缘自该村原党总支书记王建康在一次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自我推介”,成功吸引客商投资落户。
  1957年出生的王建康是土生土长的元潘村人,自1987年起就在元潘村委会工作,直到2021年退休,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任职期间,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不懈传承民俗文化,带领元潘村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路。
  调整产业结构 ——强村富民
  早在2008年,在元潘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种植烟叶,因品质可替代进口上等烟叶,该村种植面积一度扩大到800亩,为当时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种烟叶不是长久之计,也与元潘村生态立村的发展思路相悖。因此,村两委一直想办法调整产业结构。”王建康告诉记者,这也是他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踊跃发言、寻求合作的初衷。
  2015年,池州市神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元潘村,发展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丝皇菊产业。元潘村以村里的闲置资产入股,并为企业提供管理服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至5万元。就在企业准备移栽菊花苗时,发现有村民在菊花种植核心区种棉花。因种植棉花需喷洒农药,影响菊花品质,企业要求村两委3天内清除所有棉花,否则停止合作。“我立即上村民家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两天内把问题解决了,并与企业达成协议,菊花基地要优先安排流转土地或家庭困难的村民务工。”王建康回忆说。
  这起纠纷的及时处理,让企业坚定了与元潘村的合作,菊花种植面积最高峰时达到500亩,带动166户村民增收,解决了22户脱贫户和2名残疾人就业问题。在王建康带领下,元潘村以花为媒,每年举办金秋赏菊活动,让菊花成为元潘村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到村里打卡观光。
  此后,元潘村又引进池州市同德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村企共建,发展中药材、杨梅、七彩南瓜等特色产业。“我们全力做好土地流转、用工协调等服务,让落户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王建康告诉记者,2021年,元潘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2.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余元。
  传承民俗文化 ——
  凝聚民心
  扎根基层多年的王建康,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意识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仅以开会形式宣传政策、推动工作,效果甚微。“必须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村民既坐得下来,又听得进去,不仅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可为元潘村发展凝聚民心。”王建康说。
  每年农历八月初十至十五,在外地的元潘村人会不约而同赶回家乡参加福主庙会。福主庙会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在建德县(东至县)为官的陈杲仁而流传下来的一项民俗活动。自2005年以来,王建康不仅坚持每年组织举办福主庙会活动,自己还成功申报这一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不断扩大庙会规模和影响。
  任职期间,王建康还组建腰鼓队、舞蹈队、龙灯队,创办暑期田园课堂,复建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袁家山学馆,经常性开展国学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教育、政策宣讲等活动。音乐、绘画、家风家训……今年,12岁的王腾在村里的田园课堂里又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每年都参加村里举办的暑期田园课堂,不仅自己能学到新知识,也让父母工作更安心。
  “这些活动为乡村治理打牢了思想基础。”元潘村党总支书记邵栋梁告诉记者,刚一入秋,他们就开始积极筹备今年的福主庙会活动,继续传承民俗文化,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文明乡风。近年来,元潘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安徽省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退休后,王建康继续发挥余热,担任泥溪镇乡村振兴宣传员,积极利用福主庙会、袁家山学馆等平台开展非遗传承、政策宣传等活动。最多的一年共接待参观团队368批次。
  五年履职尽责 ——
  为民谋利
  2018年,王建康当选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切身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王建康告诉记者,元潘村村域面积16.13平方公里,其中山场就有2.1万亩。担任省人大代表的第一年,他就围绕森林资源保护谋划自己的第一份建议。
  为提高建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王建康多次走访林业部门,最终形成关于提高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管护机制的建议。“当时,我建议在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的同时,兼顾公益林和天然林的管护指导,出台更严格的禁伐措施。”王建康说。
  这份建议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也得到林业和财政部门的认真办理和落实。“就拿元潘村来说,村集体公益林近8000亩,村里每年会将公益林补偿金用于民生实事,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激发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王建康表示。
  担任省人大代表期间,王建康履职尽责、为民代言,先后提出14件议案和建议。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曾经的省人大代表,王建康直言十分光荣。他说:“我在5年履职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让我这个‘泥腿子’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代表人民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我虽然已卸任省人大代表,但一颗为民的初心永不改变。”王建康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元潘村两委建言献策,继续为池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