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24日
菌棒生产工业化 强村富民探新路

  □ 通讯员 王超

  日前,在尧渡镇管山村智慧金耳一期基地上,自动和数控化菌棒生产机轰鸣声不断,一根根菌棒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来,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

  管山村智慧金耳一期基地占地面积36亩,是集制棒、接种、智能生产、烘干、冷藏、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具备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优势。

  “菌棒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步,绝不能马虎。”东至县渡水金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旭红说,该公司在管山村智慧金耳一期基地建设的菌棒自动化生产车间,配备高压灭菌柜、养菌室及预冷车间等设施,打造菌棒生产、培养等产业链条,实现了菌棒全流程自主生产,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将过去“散、乱、慢”的问题彻底解决。

  菌棒制作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推动了食用菌产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目前,尧渡镇的金耳产业正在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链条,通过中莱产业园食用菌实验室研发优质菌种,在管山村基地进行菌棒(菌包)规模化生产,再将菌棒售卖给尧渡镇参与项目协助的村集体组织以及周边乡镇村民及组织,同时由河水山公司为各村建设智慧化标准出菇房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一批、带动一批,从而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化、标准化食用菌产业体系。据统计,2023年该镇金耳生产规模达100万棒,产值约1600万元;预计今年全镇金耳生产规模可达300万棒以上,产值超4000万元。

  菌棒生产工业化,不仅提升了食用菌产业整体产能,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在制菌车间就业增收,真正实现了“出家门就进厂”的就近就业梦。

  据悉,尧渡镇将继续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采取“强村富民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打造食用菌集生产、销售、种植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逐渐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