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静静地悬在夜空,洒下清冷的光辉。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凝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绪如潮水般渐渐地飘远。手中那块精致的月饼,散发着甜腻的香气,可在我的鼻尖萦绕的,却始终是记忆中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味道。
小时候,中秋于我而言,是满心的期待,是无尽的欢乐。因为每到中秋,最让我心心念念的,便是外婆做的月饼。外婆有一双充满魔力的巧手,能把世间普普通通的食材变成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而月饼,则是她众多拿手好戏中的一绝。
记得那时候,一到农历八月,外婆就开始忙碌起来。她会先去集市上挑选最好的面粉、芝麻、花生和白糖,还有那带着清香的桂花蜜。回到家,她便一头扎进厨房,我也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好奇地看着她准备一切。
外婆先把面粉倒入一个大大的瓷盆里,加入水和油,然后用她那双干瘦却有力的手不停地揉着,面团在她的手下逐渐变得光滑而有弹性。接下来,她把芝麻、花生炒熟,用擀面杖碾碎,再拌上白糖和桂花蜜,做成香甜的馅料。
准备工作完成后,外婆就开始包月饼了。她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擀成薄饼,然后放上一勺馅料,小心地包起来,收口捏紧,放入模具中轻轻一压,一个漂亮的月饼就成型了。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帮忙,却往往弄得自己满脸面粉,惹得外婆哈哈大笑。
月饼做好后,就要放进烤箱里烘烤了。等待月饼出炉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我不停地在烤箱前转悠,闻着那越来越浓郁的香味,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终于,月饼烤好了。外婆把它们一个个取出来,放在盘子里晾凉。我顾不得月饼还烫着,伸手就拿了一个,咬上一口,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芝麻和花生的香,白糖的甜,桂花蜜的清新,还有外婆满满的爱,都融合在了这小小的月饼里。
那时的中秋夜,我们一家人会围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月光如水般洒在我们身上。地上的月影斑驳,像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桂花散发着幽幽的香气,与月饼的甜香交织在一起。我们一边品尝着外婆做的月饼,一边赏月。外婆会给我讲那些古老的传说,嫦娥奔月的凄美、吴刚伐桂的坚毅……我听得入了神,觉得那轮明月里充满了神秘和美好。
如今,外婆已经离开了我,我也很久没有吃到过那样美味的月饼了。此刻,手中的月饼虽然精致,但却少了那份温暖和亲切。
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月饼,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知道,这月饼里,包裹着的是我对外婆深深的思念。那月光下的小院,那满树的桂花,那外婆慈祥的笑容,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月,依旧那么圆;思念,也依旧那么浓。我想,外婆一定在那遥远的地方看着我,就像那轮明月,默默地陪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