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30日
“一喷多促”为增收保驾护航
  □ 通讯员 农宣
  金秋九月,在木镇镇双合村清溪组周顶华种植的180余亩稻田里,植保无人机操作手邹艳群正在进行“一喷多促”操作,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只见植保无人机沿着预设路线来回穿梭,不断向连片的稻田喷施药物。无人机所到之处,一阵白雾均匀喷洒,为晚稻送去一场及时的“营养雨”。
  “目前,水稻处于抽穗期,防治病虫害、增加结实率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一喷多促’,依托无人机进行作业,每天一台飞机可以作业400亩左右,是人工效率的十倍以上。”邹艳群说,他注册登记了青阳县艳群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功率植保无人机2台,日飞防面积达700余亩。
  自“一喷多促”工作开展以来,该合作社仅在木镇镇就喷施服务面积3700余亩,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晚稻后期会出现病害和早衰问题,现在有了无人机‘一喷多促’,不仅省了时间和成本,还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周顶华说。
  据了解,“一喷多促”是通过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药剂充分混合,一次性对农作物实施喷施作业的一种新型田间管理手段,也是粮食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可实现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安全齐穗、灌浆成熟、灾后恢复、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
  为确保“一喷多促”工作按期完成并取得实效,县农业部门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遴选飞防服务组织,召开了由专业技术人员、飞防服务组织人员、部分乡镇村干部和种田大户参加的“一喷多促”攻坚现场会。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督促防治队伍科学兑药、规范飞防,确保防治效果。
  自“一喷多促”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组织植保无人机队伍11支,完成喷施面积4万余亩。因地制宜实施“一喷多促”的水稻,预计平均亩产将提高30至50公斤。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绿色高效,确保水稻稳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