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
以文化促民心相通 以产业促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简评
□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胡薇

    “一带一路”是我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为促进全球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的伟大举措。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一带一路”超出了单纯经济层面的考量,其目的是推动沿线各国的互联与共通。它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和民生发展为基础,以此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可以说,“一带一路”既是顺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同样也是顺应和推进文化多样化的努力与尝试,它是要在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伟大愿景下,讨论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文化元素的对外传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志超教授、雷乐街博士所著的《中华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正是对这一主题的集中研究。

    一、问题意识强烈,研究视角新颖

    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历来是学界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关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对外传播的研究和讨论层出不穷,并且随着实践的推进和变迁,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拓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我们必须重新正视和思考如何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和行稳致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究竟带来哪些挑战?又创造了哪些机遇?如何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把握机遇,是相关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本书尝试予以回答,这也正是本书强烈的问题意识所在。

    在对中华文化传播路径和策略的讨论与研究日渐丰富的同时,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即关注点转移到中华文化元素问题上,这是本书研究视角创新点所在。本书辩证分析中华文化元素与中华文化关系,认为从理论上来看,中华文化与文化元素有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象之分。就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而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最终落在具体文化元素对外传播上,例如中国武术文化,大多是通过功夫以及功夫人物如李小龙展现给海外民众。因此整体性的、全盘性的对外传播可操作性不强,但是可以借助于具有高度凝练性、典型性、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元素。

    二、内容系统全面,逻辑思路清晰

    立足于文化产业,聚焦于中华文化元素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问题。遵循一体多面的原则,本书对这一问题的多侧面进行了专题探讨。一方面,从理论上对中华文化元素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考察和分析了文化元素产业化和文化产业海外拓展问题,具体涵扩了文化元素的取舍、加工、激活与创新,以及文化产业数字化、新业态、改造创新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也正是本书重点关注和研究所在。

    除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外,从整体来看,本书相关论述逻辑清晰,思路明确。首先,从传播机制、文明冲突、地缘政治、不均衡发展等角度总结和分析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其次,分析了以文化产业为主的对外文化贸易的功能与定位、历程与成就。再次,分析了文化产业走向国外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同时,梳理了对外文化贸易政策与调整,以及文化贸易的国际规则适应问题。最后,总结了中华文化元素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综合来看,本书基本遵循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逻辑思路展开,问题分析到位,对策具体明确。

    三、理论贴近实际,对策切实可行

    理论的起点和原点是实践,对策回应和呼应现实需求,该书论述中较好实现了理论贴近实际,对策切实可行这一目标。“一带一路”开辟和搭建出新空间与新平台,是立足于文化产业,聚焦于中华文化元素助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大实际。该书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等各具体问题的论述,无不以此为背景,均以此为研究的起点和原点,这同时也体现了该书强烈的现实关怀。既关注到了文化元素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基础问题,也聚集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一最新国际前沿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分析了传统文化服务业的数字化改造、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守正创新等子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该书从文化产业视角出发,就文化产业走向国际中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尤其是在综合考虑海外消费群体特征的前提下,就市场定位、市场导向、销售网络、销售策略和销售人才等领域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在回顾和总结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变迁历程的基础上,探明和指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施力点。在总结和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法律与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法律与规则完善方向和重点,实现国内外接轨。该书中无论是对文化产业还是文化贸易各问题的分析,均立足于充分、翔实和准确的数据之上,这大大提升了相关建议与对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书立足既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回应现实需求,对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最终通过文化产业化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文化传播进而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民心之相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增进相互的信任和合作,以文化为“润滑剂”化解经济建设的硬性矛盾,以文化为“黏合剂”,促进各个不同利益需求者之间的互信与合作,从而最终提升沿线各国人民的民生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徽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SK2020A0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