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
方达科技:开辟新材料领域新赛道
  □ 记者 张艺楠
  水洗、烘干、筛分……在位于东至经济开发区的池州方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达科技”)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成吨的白色颗粒状物质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些白色颗粒就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专用于消失模铸造的模样材料。”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孔德勤坦言,凭借这项“硬核”产品,近几年,公司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
  方达科技于2006年落户东至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生产环保新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园区“元老”企业之一。落户之初,公司主要生产对苯二胺产品,适用于芳纶、橡胶防老剂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由于产品用途广、利润高,公司很快成为国内行业领先企业。
  2014年,公司发展出现波折。当时,因生产设备老化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逐渐减弱。为在危机中“杀出重围”,公司经深思熟虑和市场调研,将目光投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领域——丙烯酸羟烷基脂环保新材料项目。
  “该项目性能优越,可以用于制作润滑油、乳胶、印刷油墨等产品,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有助于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公司总经理陈方说。
  万事开头难。公司在转型之初,就遇到了技术瓶颈、成本控制等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东至经开区管委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助力公司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陈方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延长产业链,与上游原材料厂家合作,进行企业重组;2019年,公司投资2.62亿元对丙烯酸羟烷基脂项目进行提质扩产,同时新增了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EMB)项目,生产专门用于消失模铸造的模样材料。
  “消失模是一种新型铸造方法,在浇筑过程中模具材料会因高温而汽化消失,大大减少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陈方告诉记者,要克服传统生产工艺中的飞边、毛刺等问题,就需要解决“碳缺陷”。为此,企业投入大量科研力量,组建团队研究改进消失模的材质,使其在高温下挥发更加均匀,减少碳沉积对铸件质量的影响。企业不仅在模样材料上下功夫,还致力于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得益于此,方达科技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解决高端铸件批量化、低价化生产的企业,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公司又陆续投资2000万元,对生产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了无人化生产。目前,公司生产环节全部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100%,同时,设有信息管理中心,实现流程型智能制造,能耗大大降低,良品率保持在99%以上。今年以来,公司接到的订单生产总量超1200吨,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方达科技凭借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也是东至县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企业还先后荣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智能工厂等称号。”陈方表示,公司将继续强化研发,增加产品门类,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品质,坚持以创新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