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
我家故园又秋声
最喜欢回老家的季节,是秋天。那时节,故园老家,飘荡着红尘最生动的美丽风景,天朗气清,蓝天远阔,野菊烂漫,花果飘香。那人,那花,那猫,那狗……都格外惹人情思,牵人追忆。
老家那只长着狐狸脸的小狗,太可爱了,听到脚步声就飞跑出来迎接我们。我虽半年没回过老家,它却跟我并不陌生,在我面前欢天喜地地直打滚儿。莫非这有灵性的小东西,知道这院子里,除去公公婆婆外,我是另外的女主人吗?
肥胖的大花猫有些年纪了,对红尘漠视至极,听到喧嚣声也不起身,依旧懒洋洋地卧窝里打盹睡觉。平时,它只跟婆婆套近乎,蹭痒、撒娇、讨吃喝。那年它头上生疮,婆婆每日都仔细擀碎了消炎药片给它涂抹,硬是治好了它的病。小动物其实最懂世间温情,难怪它平日只买婆婆的账,对其他人一概不理不睬,一副骄傲的公主模样。
小院,看起来有些破败了,房子是二十年前的老式平房。邻居跟着儿子去了南阳生活,院子疏于打理,蔓草横生,排水不畅。一场连绵秋雨过后,两家共用的院墙被水浸得坍塌了一角,望去,俨然断壁颓垣。
给人无限生机感觉的,是院中那些花草菜蔬,满园蓬蓬勃勃,在秋风里生动。婆婆是侍弄花草的好手,她因陋就简,花草虽然仅仅是种在装了沃土的塑料袋里,却开得如火如荼,肥茂葳蕤。尤其那怒放的黄菊,又大又稠,花瓣重叠,很惹人喜爱。去年我曾移走了一棵,由于自己种花经验不丰富的缘故,没几日工夫便花凋叶残,香消玉殒。还是老家好啊,花草在院子里自由生长,既沐浴阳光雨露,又能吃风,都长得水灵灵的。墙角种的丝瓜,爬满了墙头,颤巍巍的黄花,蝶绕蜂环,将小院的秋日胜景,从地下拉到了空中屋顶。
这次回老家,带回的是两只烤鸭。年事已高的父母,腿脚、牙齿已不似先前,连这嫩嫩的烤鸭,都要在嘴里咀嚼好大工夫。老人嘴中飘出来的话语,又总是令儿辈汗颜和羞愧不已:买这些干啥,又得花不少钱吧?攒着给孩子花吧!转脸,已是泪眼婆娑。可怜天下父母心呵!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有生之年,还能吃几次好东西呢?却永远记挂和心疼孩子们。
在乡下,猫狗也是家中一口人,它们的存在,给家里增添许多温馨。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让猫狗也跟着改善一下生活。小狗虽小,性格却霸道刁钻,自己那份狼吞虎咽吃完,又可恶至极地去抢猫儿那份。无奈,我只好蹲在猫的身边,做猫的保护神,不让小狗逞强。
看小狗可怜兮兮的模样,我不觉莞尔。上次回来时,这小家伙还没满月,我和老公到家时,它从窝里爬出来看热闹,由于腿脚还没长扎实牢靠,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时不时前腿一软,栽倒在地,把鼻子扎到松软的泥土里去。虽然如此,它却不屈不挠,依旧颤巍巍站起身来,顶着一鼻子的泥土,屁颠屁颠地去追我们,憨态可掬,惹人怜爱。
“秋风响,蟹脚痒。”朱寨村边汝河里的螃蟹,应该又肥又大了吧?带着小狗去捉螃蟹,也是至乐之事。别看小狗不大,看守起螃蟹来倒很称职,你只需提了螃蟹往岸边一扔,小狗便两眼炯炯,精神抖擞,虎视眈眈伫立螃蟹边。若哪只螃蟹想溜水里去,它便用爪子把它们扒拉回原地。回家,用大料腌了螃蟹油炸,满园飘香,人、狗、猫皆可美餐一顿。
秋日的阳光,暖暖,而又有风的凉爽。中午饭毕,全家便坐堂屋门前,饮茶,闲话家常。这时的父母,便成了新闻播报员。播报的新闻,当然都是村子里的,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谁家出了一桩怪事啦;谁家闺女,在梨园春擂台赛上得了冠军,开着奖的小轿车回村里了一趟;谁家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不说话时,我们便斜了眼角,饶有兴趣地看猫狗的嬉戏。午后的菜园花坛,是狗儿撒欢的天堂。猫早跑井台上睡午觉了,小狗却精神抖擞,在菜园里扑了一阵蝴蝶,追逐了一阵光影,大概觉得独自一个索然无味吧,便去骚扰猫。此时的猫,正舒展了身子,四仰八叉地在井台上呼呼酣睡。井台高,小狗跳不上去,就直了身子趴在井台边缘,踮了脚尖,用前爪去扯大花猫的尾巴。猫懒洋洋地睁了眼,看见是狗在捣乱,就翘起尾巴甩了甩,想把小狗撵走。小狗却不屈不挠,瞅准了机会,竟一下子用嘴叼住了猫的尾巴,硬生生把猫拽下井台。猫儿好像生气了,伸了猫爪,疾如闪电,去抓狗的鼻头。落到狗的鼻头上时,却是轻飘飘的。它到底是老猫了,懒得跟这个调皮的小狗动真格的。一猫一狗,在菜园子里疯追了一阵,半真半假地打一阵子架,才互相依偎着躺黄菊下睡觉,望去,竟宛如母子。
故园风物最牵情。抽点空闲,找点时间,多回故园几次吧。那里,有我们斩不断的血脉亲情,有我们最温馨的童年追忆,醇香的甘冽,会永远地醉了游子,醉了岁月……
老家那只长着狐狸脸的小狗,太可爱了,听到脚步声就飞跑出来迎接我们。我虽半年没回过老家,它却跟我并不陌生,在我面前欢天喜地地直打滚儿。莫非这有灵性的小东西,知道这院子里,除去公公婆婆外,我是另外的女主人吗?
肥胖的大花猫有些年纪了,对红尘漠视至极,听到喧嚣声也不起身,依旧懒洋洋地卧窝里打盹睡觉。平时,它只跟婆婆套近乎,蹭痒、撒娇、讨吃喝。那年它头上生疮,婆婆每日都仔细擀碎了消炎药片给它涂抹,硬是治好了它的病。小动物其实最懂世间温情,难怪它平日只买婆婆的账,对其他人一概不理不睬,一副骄傲的公主模样。
小院,看起来有些破败了,房子是二十年前的老式平房。邻居跟着儿子去了南阳生活,院子疏于打理,蔓草横生,排水不畅。一场连绵秋雨过后,两家共用的院墙被水浸得坍塌了一角,望去,俨然断壁颓垣。
给人无限生机感觉的,是院中那些花草菜蔬,满园蓬蓬勃勃,在秋风里生动。婆婆是侍弄花草的好手,她因陋就简,花草虽然仅仅是种在装了沃土的塑料袋里,却开得如火如荼,肥茂葳蕤。尤其那怒放的黄菊,又大又稠,花瓣重叠,很惹人喜爱。去年我曾移走了一棵,由于自己种花经验不丰富的缘故,没几日工夫便花凋叶残,香消玉殒。还是老家好啊,花草在院子里自由生长,既沐浴阳光雨露,又能吃风,都长得水灵灵的。墙角种的丝瓜,爬满了墙头,颤巍巍的黄花,蝶绕蜂环,将小院的秋日胜景,从地下拉到了空中屋顶。
这次回老家,带回的是两只烤鸭。年事已高的父母,腿脚、牙齿已不似先前,连这嫩嫩的烤鸭,都要在嘴里咀嚼好大工夫。老人嘴中飘出来的话语,又总是令儿辈汗颜和羞愧不已:买这些干啥,又得花不少钱吧?攒着给孩子花吧!转脸,已是泪眼婆娑。可怜天下父母心呵!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有生之年,还能吃几次好东西呢?却永远记挂和心疼孩子们。
在乡下,猫狗也是家中一口人,它们的存在,给家里增添许多温馨。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让猫狗也跟着改善一下生活。小狗虽小,性格却霸道刁钻,自己那份狼吞虎咽吃完,又可恶至极地去抢猫儿那份。无奈,我只好蹲在猫的身边,做猫的保护神,不让小狗逞强。
看小狗可怜兮兮的模样,我不觉莞尔。上次回来时,这小家伙还没满月,我和老公到家时,它从窝里爬出来看热闹,由于腿脚还没长扎实牢靠,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时不时前腿一软,栽倒在地,把鼻子扎到松软的泥土里去。虽然如此,它却不屈不挠,依旧颤巍巍站起身来,顶着一鼻子的泥土,屁颠屁颠地去追我们,憨态可掬,惹人怜爱。
“秋风响,蟹脚痒。”朱寨村边汝河里的螃蟹,应该又肥又大了吧?带着小狗去捉螃蟹,也是至乐之事。别看小狗不大,看守起螃蟹来倒很称职,你只需提了螃蟹往岸边一扔,小狗便两眼炯炯,精神抖擞,虎视眈眈伫立螃蟹边。若哪只螃蟹想溜水里去,它便用爪子把它们扒拉回原地。回家,用大料腌了螃蟹油炸,满园飘香,人、狗、猫皆可美餐一顿。
秋日的阳光,暖暖,而又有风的凉爽。中午饭毕,全家便坐堂屋门前,饮茶,闲话家常。这时的父母,便成了新闻播报员。播报的新闻,当然都是村子里的,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谁家出了一桩怪事啦;谁家闺女,在梨园春擂台赛上得了冠军,开着奖的小轿车回村里了一趟;谁家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不说话时,我们便斜了眼角,饶有兴趣地看猫狗的嬉戏。午后的菜园花坛,是狗儿撒欢的天堂。猫早跑井台上睡午觉了,小狗却精神抖擞,在菜园里扑了一阵蝴蝶,追逐了一阵光影,大概觉得独自一个索然无味吧,便去骚扰猫。此时的猫,正舒展了身子,四仰八叉地在井台上呼呼酣睡。井台高,小狗跳不上去,就直了身子趴在井台边缘,踮了脚尖,用前爪去扯大花猫的尾巴。猫懒洋洋地睁了眼,看见是狗在捣乱,就翘起尾巴甩了甩,想把小狗撵走。小狗却不屈不挠,瞅准了机会,竟一下子用嘴叼住了猫的尾巴,硬生生把猫拽下井台。猫儿好像生气了,伸了猫爪,疾如闪电,去抓狗的鼻头。落到狗的鼻头上时,却是轻飘飘的。它到底是老猫了,懒得跟这个调皮的小狗动真格的。一猫一狗,在菜园子里疯追了一阵,半真半假地打一阵子架,才互相依偎着躺黄菊下睡觉,望去,竟宛如母子。
故园风物最牵情。抽点空闲,找点时间,多回故园几次吧。那里,有我们斩不断的血脉亲情,有我们最温馨的童年追忆,醇香的甘冽,会永远地醉了游子,醉了岁月……